|
這是一次中國基于互聯網思維催生的多個創(chuàng)業(yè)潮的縮影之一。發(fā)生在無人零售業(yè)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吸引的確實很多非零售背景的人。但是,更為有意思的是,也吸引了一批投機者進場了。 歸納起來,這類投機者大概有三種共性: 一是,借助當前全球最新的前沿科技概念,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他們會紛紛表示,自己已經掌握甚至開發(fā)出不一樣的技術專利,可以成熟應用到無人零售解決方案中; 二是,會強行硬搭的和某種社會主流價值觀綁定一起,能搭上國家層面的科技興國等概念,那是最好不過的噱頭; 三是,會強調他們已經取得國際化的成功布局拓展。例如宣傳與來自歐美國家的一個項目的牽手; 以上三種共同性,并非只在無人零售存在。任何技術驅動,且創(chuàng)業(yè)門檻較低的新老行業(yè),都會看到他們的身影。 相比較而言,縱然浮躁夸張的無人零售創(chuàng)業(yè)者,反而顯得還算厚道靠譜些。 也因為這樣,從實際情況去看,現在的無人零售的模式方向,應該不會完全消失。作為傳統零售的代表人物,羅森中國副總裁張晟也一直強調,無人零售是下N個風口。這話的意思,其實是說,這是個好模式,只在太提早在2017年爆發(fā)了。 在失敗的當下,它還有一些有益的探索流傳下來,只是這些探索短期內不會煥發(fā)光芒。很多在困頓中堅持的無人貨架企業(yè)相信,在恰當的時間點,一定會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對于堅持者,小e微店絕對算一個。 在經歷了無人零售過山車式的體驗后,小e微店創(chuàng)始人榮光的心理落差倒不是很大。“無人零售火的時候,大家追捧的不是小e,無人零售的風口過去了,小e依然在這里。” 榮光在今年年初接受《零售老板內參》專訪時,就曾說過幾個與行業(yè)主流看法相悖的觀點,“做無人貨架不為賺錢是冷笑話”,“無人貨架本質上就是一個零售生意。只不過是一種距離用戶更近、滿足用戶即時需求的一種新的零售形式,它跟所有的零售業(yè)態(tài)一樣,需要不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同行都宣稱過萬點位的時候,小e微店只有6000多個點位,榮光也沒有讓團隊瘋狂拓展點位,他認為質量勝過數量,小e只做優(yōu)質點位的生意。 如今,榮光稱小e的點位數仍然沒有過萬,未來也不會燒錢拓展點位,反而他們對優(yōu)質點位的要求更高了,謹慎拓展點位的同時,打磨既有點位的運營模式。 雖然市場情形慘淡,但榮光依然積極預判著無人貨架未來的走向:一個是用智能設備控制貨損,另一個是釋放新的價值,即無人貨架會朝著信息發(fā)布平臺(廣告)、業(yè)務承載平臺(團購等)發(fā)力,但場景不會只局限于辦公室。 “明年下半年,智能貨柜一定會重回行業(yè)和媒體的視野!”榮光表示。 但目前的智能貨柜推進上也有難度,王牧牧坦言;“如果智能貨柜重蹈無人貨架的覆轍也是很麻煩的,我們鋪10000臺智能貨柜很容易,關鍵如何做好這10000臺貨柜的運營、物流,如果沒有想清楚這些,貿然行動是沒有意義的。” 不過,近期螞蟻金服投資自助售賣機頭部公司友寶,多少暗含著無人零售亟待轉型的一些風向標。 據了解,友寶與螞蟻金服已達成戰(zhàn)略合作,并獲得后者12億元戰(zhàn)略投資。合作完成后,友寶將對存量的自動售賣機和未來鋪設的新機器,全部增加支付寶的“人臉支付”功能。對于友寶來說,這樣的技術合作有利于設備的數字化運營,對于阿里來說,智能終端無疑是搶占支付市場的重要戰(zhàn)場。 友寶CEO陳昆嶸表示,辦公室需求真實存在,且有巨大的挖掘潛力。友寶此次聯合支付寶推出了一款“智能冰箱”,這款智能冰箱未來的發(fā)力點,就是“進軍辦公室場景”。 同時,螞蟻金服方面也會全力支持友寶的新一輪擴張。例如,在貨柜的供應鏈方面進行合作,幫助友寶智能貨柜增加廣告業(yè)務等,目前,雙方都在密切對接中。 由此可見,阿里其實對于碎片化零售終端的重視,一直都沒有放棄。從投資猩便利,到投資友寶,阿里始終沒有停止對智能終端的布局。 而在無人貨架領域,目前繼續(xù)深耕行業(yè)的,還有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便利蜂、小e微店。這些玩家,如果真正找到基于智能貨柜的無人零售解決方案,該業(yè)務模型或許還有繼續(xù)觀察的價值。 榮光在和《零售老板內參》APP(微信ID:lslb168)溝通時,曾給出了四個字:“老兵不死”。 無人零售雖死傷者眾,但依然有人為留存的希望堅持下去,創(chuàng)業(yè)本身不易,活下去才是真理。第一代的不成功,也并不意味著第二代,第三代的就一定沒有翻盤的機會。假如,還能出現第二代、第三代無人零售創(chuàng)新潮的話。 這個行業(yè),也在期待。 |
原標題:裁員、關店、資金斷鏈...第一代無人零售已死? / 編輯:柳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