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當初戀愛時因“三大差別”帶來的遭遇,對以后的事業有無影響?鄒文龍毫不隱瞞地說,有很大影響,就是讓他對家庭、對情感、對事業都有了強烈的責任感。如今,這種責任感已擴展至對社會乃至整個中國家具業。
“如果單純說賺錢,他賺的錢下輩子、下下輩子都可能花不完,可他為什么還要做國際家具村這么大的項目?”他的一位朋友跟我說,“在做這個項目之前,鄒文龍經歷了長達兩年的思考。”他太太最初是反對的,覺得太冒險,他對她說“我可以放棄,但我不能保證放棄之后我會活得很充實,因為我覺得還有一件該做的事情沒有做”,太太聽后,選擇了支持。
為什么要建國際家具村?
有個故事。2005年7月鄒文龍去參加拉斯維加斯家具展,讓他感慨的不是家具展的世界影響力,而是中國品牌的地位。他回憶說,當時有75%以上的參展家具都是中國制造的,但除了芝華仕等少數幾個廠家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外,幾乎都打著國外品牌!而2005年,中國家具出口額達到140億美元,首次超過意大利成為世界第一家具出口國,“為什么中國的家具可以出口到全世界,而中國卻不能搭建一個給世界家具品牌平等展示的平臺呢”?要徹底改變中國僅僅作為“世界工廠”而存在的事實,顯然中國家具需要新一輪的革命、需要一個全新的平臺,這也就是國際家具村誕生的緣由。當然,家具村被賦予了更高的產業使命———建設世界級的家具展覽采購平臺與行業中心,加速中國從制造基地到采購中心的轉變,發展先進家具零售業態與體驗平臺,為中國人引入國際先進的生活理念與服務。他認為,隨著中國全球家具制造中心地位的確定,采購中心的轉移也必然緊隨其后,到時,將不會有人敢忽視中國市場,就像今天沒有人敢于忽視高點和米蘭一樣。
對話
很多城市的家居賣場都在盲目擴張
他最愛
家人是他的最愛
他說,他最愛的是自己的家人。
母親有段時間愛吃大閘蟹,他便從上海把大閘蟹空運回老家,只要回家,大閘蟹都是必帶之物。他說母親要吃的不是大閘蟹,而是一種感覺。再忙,過春節也要趕回老家,陪家人聊聊天,曬曬太陽,母親就會笑得很開心。兒子離得再遠,都是母親心里的牽掛與精神支柱。
母親喜歡在老家生活,他便在老家買了一塊地,蓋了一幢房子,依山傍水,據說閑時可種菜、采果,養雞、養魚……很質樸而清新的生活,母親當然是喜歡的。能想到的,鄒文龍都為母親做了,只為讓母親活得充實而開心。
記者:您說過吉盛偉邦國際家具村開業就像一場高考,成績沒出來,很多話都不好說,如今“高考”也結束這么久了,您對考試成績滿意嗎?您如何評價這次大考?
鄒文龍:先說遺憾吧,一是為了趕著準時開業,有些細節如某些硬件配套做得不盡如人意;二是因為首次舉辦全球家具采購大會,在交通、接待等方面還存在遺憾,客人都是從世界各地過來的,雖然我們24小時在浦東機場接機,但因為經驗不足,如指示不清晰而造成客人不滿意。
如果要說對家具村滿意的地方,有四點:一是為中國家具業開創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和平臺;二是工程運作從土建、配套、招商到準時開業,一共只花了14個月,并且首期就達到20萬平方米的經營規模,這無論是在商業還是房地產的歷史上都創造了一個奇跡。三是終端銷售良好,像有些品牌開業當天銷售額就達到100多萬元;四是得到了業界和社會的認可,很多人是帶著懷疑來到家具村,帶著滿意走的。
記者:廣州吉盛偉邦目前只實現了當初設定的四大功能之一,就是銷售功能,上海國際家具村也規劃有四大功能,開業這么久,您覺得預期目標達到了嗎?
鄒文龍:廣州吉盛偉邦是上海家具村的一個摸索和實踐,廣州具備明顯的產業優勢,但在國際影響力與地利優勢上遠不及上海。如今上海對全世界來說,是商業的代名詞,要構建全球性的采購中心,顯然選址上海比廣州好。
目前,第一大功能———采購中心(直銷中心)已得到了有力的證明,這是不用懷疑的;而物流配送、信息交流與設計中心都需要時間和過程,我們會在二期及后面的規劃中逐步體現。
記者:回顧吉盛偉邦20年,您認為最艱難、最煎熬的時期是哪一段?家具村從論證、籌建、招商到開業至今,哪個階段最讓您覺得痛苦,如何化解?到底是什么東西在支持您一往無前?
鄒文龍:煎熬?我覺得用這個詞有些過分,用考驗比較合適。開業前的兩三個月吧,就像高考前的備戰,雖然有信心,但一切都是未知的,并且還有很多猜測與質疑。
如何化解?這么多年奠定了一些基礎:兩岸家具協會的支持以及生產廠家的支持,還有就是調動了所有的資源,我們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開業前期所有人都是打仗的狀態,很多人都連續熬夜。我必須成為精神支柱,不能倒下,不能影響這個團隊的戰斗力。
什么東西來支持?小到企業的使命,大到行業的責任吧,還有整個行業的支持與信賴,很多人覺得這個項目“除了你,別人做不了”。
記者:您覺得作為一個成功的老板,要具備哪些素質?您如何評價自己?
鄒文龍:我覺得第一是前瞻性的眼光與科學的發展觀,制定切實可行的遠大目標,不能把夢想當目標;二是專業化經營;三是要有誠信與責任感。
我自認為這么多年來,在戰略上沒有失敗過。我一直堅持專業化的道路,很了解這個行業。另外,對這個行業我還算有責任感,也堅持做到誠信。
記者:目前國內家居賣場急速膨脹,你覺得是市場需求還是惡性競爭?
鄒文龍:我覺得目前國內很多城市的家居賣場是盲目擴張,用免租金或低租金來吸引商戶入駐,但后期往往缺乏造血能力,往往造成惡性競爭。
記者:您的居住觀念、生活觀念是怎樣的?
鄒文龍:很多人說我不懂花錢,不懂享受,不時尚(笑),但我自己很滿足、很充實。在居住上,我還是蠻追求舒適與質量的,現在的家?有迪信的現代家具,也有美式家具,呵呵。
記者:等事業上的目標都完成后,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鄒文龍(脫口而出):找個地方度假,其實國內很多地方我都還沒去過。具體去哪里也沒有定。還有多長時間?大概三五年吧。
評價
雅露斯總經理鄭智敏:鄒文龍不是一般的商人,而是行業領袖。他有追求卓越的思想、有抱負,還有強烈的號召力,站得高,看得遠。他靠的不是銀行貸款,不是圈地,而是大家的支持。
廣州吉盛偉邦營銷策劃部總監許艷:鄒總很有魄力,同時又很有親和力。他身上體現出來的大氣、果斷、智慧,都是讓人欣賞的。
國際家私裝飾業香港協會主席陳民:認識他(鄒文龍)10多年來,發現他說過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側記
一次歷時5個月的采訪
這是一篇跨年度的人物專訪,歷時5個月,前后各種形式的采訪達5次以上,也是家居版沉淀最長、醞釀最久的一個“人物志”。
2007年7月初,家具村開業前兩個月,在上海參加完吉盛偉邦全球戰略發布會,我約鄒文龍做專訪,那是他最忙碌、最焦慮的時期,國內國外的廠家代表,從政府到商家,他要忙的事太多,他的時間被排得滴水不漏。但從廣州到上海見他一面不容易,我不甘心錯過這個機會,便留下來等,一直等到晚上,終于在酒店一樓的咖啡廳見到了他。
鄒文龍剛剛送走一批客人,臉色微醺,眼睛發紅,看得出連日來的勞累,我說:“我不甘心白等,又不忍心在這樣的時段采訪您。”他輕松一笑:“那我就為你的不甘心與不忍心找個平衡吧,我們簡單聊聊,不算正式的采訪”,但那10來分鐘,我卻真正感覺到他作為一個中國家具人的責任感。他說,他真的想為中國家具行業做點事情,“萬一錯失了這個機會,不是我一個人而是一個產業的機會”,感覺此時的他,肩上似乎扛著整個產業的未來。
2007年8月19日,廣州秋季家具展開幕,在廣州吉盛偉邦再次見到他,談行業、談家具展較多,但關于家具村的很少。他說,有很多話都不想在大考(9月13日家具村開業)之前說,說了也沒用,怕別人說是炒作。9月13日,上海吉盛偉邦家具村開業,“高考”正式開始,“考場”上的他揮灑自如,狀態極佳。當時,他笑笑,說最好等開業一段時間再談吧,那時的一切才有說服力。于是,左等右等,直到去年12月13日,我們才在電話里做了最詳盡的一次交流,比預計時間多出半小時,他在電話那端笑:“肯定超時了,這次采訪也算畫句號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