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亞運時代廣州商業將掀起新一輪競爭,本土商業紛紛加速調整迎擊“過江龍”
日前,記者從廣州市經貿委獲悉,廣州將出臺《廣州市現代商貿業重點培育發展企業重點項目的認定與扶持辦法》,通過認定一批商貿企業重點企業和項目,對其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力爭到2015年培育發展一批千億級商貿企業,培育2家商貿企業進入全國20強,1家進入全國10強。
業內人士指出,借助廣州亞運會,外資、港資、北商等外來資本紛紛搶灘廣州,為廣州新增近100萬平方米的商業面積;而此前不能如期在亞運前搶閘開業的商業項目,比如太古匯、五號停機坪、萬達廣場、西城都薈、太陽城新天地、高德置地廣場四季MALL等,也將在亞運會后推出,屆時廣州將有大量商場開業,新項目如何脫穎而出是考驗每個開發商的一大難題。
市場格局
外來品牌搶灘廣州新老商圈“混戰”
“‘外來的和尚不會念經’這個籠罩在廣州商業零售業頭上多年的帽子,今年將徹底被摘除。一度靠傳統百貨撐場的廣州商業,今年以來正在改變。”廣州惠潤商業地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歐小衛表示,廣州亞運會的召開,將令廣州商圈輻射范圍擴大,而消費擴容所蘊涵的商機更為廣州零售商業提供了絕佳的發展機遇。
傳統百貨不再一枝獨秀
新商業體的涌現,也帶來了眾多新業態及大量新品牌搶灘廣州。TASTE、H&M、ZARA、NOVO、OVS、Breads Butter、OXYGENE、Braun Buffel、迪士尼全球首家專賣區……短短半年時間內,這些新鮮的名稱開始進入廣州人的視線;此外還有英國瑪莎百貨、泰國中央百貨、香港NOVO精品主題百貨、萬千百貨、美東百貨等多個首次登陸廣州的百貨品牌。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下半年,多種創新業種業態精彩綻放,不僅豐富了廣州商業生態,也提升了消費者購物幸福指數,改變了多年來靠傳統百貨撐場的商業格局。
十年將現新“購物地圖”
極速爆增的商業項目數量,不僅會在招商上形成直接競爭,也是對各商圈的競爭。業內人士指出,從目前市場來看,江南西商圈尚缺大型賣場,北京路商圈則缺少品牌組建且品牌重復性大,上下九商圈、康王路商圈的消費檔次較低。隨著白云新城商圈、珠江新城商圈、番禺火車南站商圈等新生商圈的崛起,廣州商業格局將進入改朝換代的時期。
那么,這些新崛起的商圈,會否對天河、北京路、上下九這些傳統的商圈造成沖擊呢?對此,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孫雄表示,傳統商圈多年形成的總部效應和密集社區環境,是其它商圈無法取代的。目前番禺南站、白云新城這一南一北兩大商圈還有明顯的硬傷;珠江新城的商業缺少聚點,商業物業多以配套的裙樓商業為主,規模既小又分散,不利于形成消費習慣;而白云新城商圈多以流動人口為主,各批發業態也比較發達,缺少高端消費主體,“一個商圈的崛起不是為了取代哪個商圈,而是要讓其發揮各自的特色。相信未來10年,廣州又將出現一份新的購物地圖。”孫雄表示。
中國力量1:本土商家加快品牌和業態調整
隨著萬菱匯、太古匯、五號停機坪、西城都薈、高德置地廣場等外資商業項目在今明兩年內陸續開業,以及珠江新城、白云新城、番禺南站等新生商圈的崛起,這些新增的商業項目會為原有本土商業帶來互動互補、成行成市的倍增效應?還是會在激烈競爭中相沖相克,此消彼長?
對此,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表示,受交通、周邊人口、購買力等諸多條件所限,每個商圈客流量不可能無限量膨脹,被譽為“華南第一商圈”的天河商圈也不例外。他指出,隨著太古匯、萬菱匯加盟,再加上珠江新城商圈、白云新城商圈崛起,勢必分流天河商圈部分客流。另外,中山、佛山等其它珠三角城市本地商圈和品牌走向成熟,也會分流天河商圈部分客流。記者了解到,雖然在廣州本土這場中外商家的較量還未真正開打,但一些本土商業巨頭已感覺到經營壓力越來越大,從而紛紛加大了調整力度。
“商業規則不進則退,這幾年來我們都在逐步調整天河城內的租戶品牌。”天河城相關負責人表示。據悉,今年下半年天河城撤下合作多年的老主顧萬寧,騰出空間引進西班牙服裝銷售第一大品牌ZARA,并在一樓引進NINEWEST旗艦店;正佳則引入美國玩具零售巨頭玩具反斗城、香港小型主題百貨NOVO、快時尚H&M;而本土商業巨頭企業廣百則在珠江新城商圈“梅開二度”,進駐太陽城新天地和高德置地,并推出首個時尚百貨品牌GBF,誓要在高端商圈爭得龍頭地位;廣州友誼在該商圈的國金店也計劃在亞運期間試業。此外,全新蛻變的中華百貨則斥資2000萬元,轉型為國內首家“互動型”精品百貨。
中國力量2:加速擴張戰略 迎擊“過江龍”
歐小衛表示,隨著競爭的日趨激烈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再加上今明兩年外資零售巨頭密集布局廣州,本地的零售“龍頭”企業開始擔憂,如果不與時俱進、固步自封,再過幾年就可能被實力更強、規模更大的“過江龍”擠垮。
“事實上,這兩年廣州本土百貨商家走出去戰略是做得最爭氣的。”歐小衛表示,去年廣百股份就先后成功布局揭陽、惠州、成都、茂名、深圳、武漢六地,創下了一年內連簽六店、一月內連開三店的新紀錄,不僅首次涉足深圳,同時也首次跨出省外,踏足成都、武漢等地區。今年廣百擴張步伐并未放慢,在珠江新城商圈連簽兩店,進駐花都等城郊商圈,并宣布正式進軍高端市場,推出首個時尚精品百貨——GBF品牌等。由此,廣百百貨、GBF、新大新百貨三大品牌在細分市場上將形成互補。
而另一本土商業“龍頭”廣州友誼在世貿打造廣州首個男士主題百貨店,還將與長隆集團強強聯合,以國外OUTLETS購物村為模板,打造“長隆友誼購物公園”,欲從高端百貨向大眾路線擴張。此外,摩登百貨在花都和新塘開出兩家新店,展露出其欲從廣州周邊拓寬到整個珠三角的野心。歐小衛表示,這是受深圳、東莞的本土百貨如天虹商場等成功走向全國的案例啟發,廣州百貨也迎頭追趕。
中國力量3:上市資本對接渴求更加強烈
除了購物中心開業潮外,今年另一大看點就是商業零售業對資本的渴求十分強烈。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表示,在外資巨頭的包抄下,國內零售業市場競爭日益加劇,規模擴張仍將是零售業搶占市場份額、保持行業地位的戰略選擇。而本土零售企業普遍缺錢,為了維持擴張和強勁增長的需要,上市融資是解決自身發展瓶頸的重要途徑。這兩年來,上市的企業量甚至要超過過去20年的總和。
而記者了解到,繼人人樂、天虹商場這些傳統商超企業紛紛上市后,今年6月上市擱淺的歲寶百貨,日前已在香港重啟IPO,擬定發售股票6.25億股股份,籌集資金最多15.9億港元,用于2012年或之前開設10家門店。另外,好孩子、永輝超市也將分別在香港和上海證券交易上市。黃華軍指出,如今上市不再是國有百貨的專長,也不再局限于A股、深交所,而是擴展到香港、紐約、倫敦等海外證券市場。“今明兩年國內商業零售業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在力度、頻率和多元化方面將高于往年。”
中國力量之商業零售業候選企業點評
百貨類
●天河城:華南最旺最賺錢的MALL
天河城廣場是國內首個MALL,1996年開業至今都是華南地區人氣最旺、最賺錢的MALL。據統計,2009年天河城實現約5.2億元的租金收入,每平方米收入400元左右的租金,日均人流量超過20萬,被稱為廣州最大的“收銀機”。今年下半年以來,天河商圈不斷擴容,天河城也進行適時調整,引進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和NINEWEST旗艦店等,并計劃投資21億復制天河城到天津。
●廣百百貨:成功走出嶺南的粵商
2009年廣百擴張勢頭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創下了一年內連簽六店、一月內連開三店的新紀錄,不僅首次涉足深圳,同時也首次跨出省外,踏足成都、武漢等地區。此外,國際商品展貿城開工建設,中標流花展館。今年其擴張勢頭也未減弱,在珠江新城梅開二度,推出首個時尚品牌GBF,廣百一改粵商走不出嶺南的形象。
●廣州友誼:積極探索新興業態
在經營好高端精品百貨的同時,廣州友誼通過新興的商業業態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去年,友誼整體租下世貿新天地,打造成廣州首個男士主題百貨店“紳士館”,并與調整后的環市店形成廣州首個男女“雙子”百貨;而廣州新地標——位于珠江新城西塔的“國金店”項目,全力打造廣州第二個頂級奢侈品集中地,預計本月下旬開業。
●廣州王府井:年回報率超200%
廣州王府井年回報率超過200%的出色成績單,足以令業界刮目相看。近幾年來,廣州王府井不斷調整與引進高端品牌,尤其是近兩年的兩次品牌大調整和裝修,都是圍繞打造“時尚與品味”的主流百貨店進行。
●摩登百貨:廣州民營百貨中獨樹一幟
一貫堅持“時尚、價優”戰略定位的摩登百貨,走出自己的一條路:進駐商業次核心區。這種入駐方式成本低、可復制性強、回收期短、成長速度快,目前摩登百貨已開業的另外6家均座落在這樣的商圈。今年更是創下一月開兩店的記錄,首次進軍花都和新塘,以購物中心的主力店身份進駐,在廣州民營百貨中獨樹一幟。
●新光百貨:老西關的時尚購物天堂
對于扎根廣州老城區西關的新光百貨,其對會員消費習慣的研究到了爐火純青階段。新光在會員服務滿意度方面領先于其它本土百貨,無論是會員主題活動、會員休閑場所,還是促銷信息告知易見性等方面都有較高評價。其提倡的“物美價優”的會員制營銷手法,讓新光百貨成了西關的時尚購物天堂。
●中華百貨:國內首家互動型精品百貨
中華百貨被廣州新星實業收購后,轉型為國內首家“互動型”精品百貨,涵蓋了黃金珠寶、化妝品、鞋類、男女服飾、運動休閑用品、家居嬰童服飾近200個品牌。
重新回歸的中華百貨只有一層并位居五樓,成為國內樓層最高和單層面積最大的百貨。而其突出的會員互動性、會員積分現金化,以及自理VIP室、BB護理室、半封閉式的女士內衣專區等軟硬件,讓其在廣州激烈的百貨競爭中脫穎而出。
購物中心類
●正佳廣場:名副其實的亞洲“體驗之都”
作為亞洲單體面積最大的購物中心,正佳廣場從一開業就將“體驗策略”作為營銷定位。
經過5年多的經營調整,目前正佳廣場的商鋪出租率達98.03%,車流量增長44%,客流總量增長13.46%。尤其是今年引入美國玩具零售巨頭玩具反斗城、香港小型主題百貨NOVO、瑞典快時尚H&M等品牌,使正佳廣場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洲“體驗之都”。
●中華廣場:招商創下多個“第一”
素有“商業鬼才”之稱的海印集團總裁邵建明從昌盛中國手中租賃下中華廣場后,就實現了租金提升80%。中華廣場招商調整創下業內多個“第一”:廣州第一家國際知名時尚品牌H&M華南區旗艦店、廣州第一家迪士尼旗艦店、廣州第一家高端精品超市TASTE、廣州市第一家蘇寧SLITE精品店等。另外,還有百麗、絲芙蘭、OVS、JACK&JONES、DAZZLE、FIVE PLUS等著名時尚品牌入駐,這也使中華廣場在商圈中從“配角”轉型到“主角”。
超市賣場類
●華潤萬家:躋身中國超市老大
依托華潤集團,華潤萬家近年來在網點擴張、跨區域并購方面走得非常快,從2004年斥資收購蘇果超市1200多家門店開始,其并購擴張似乎沒有停止過:全資收購天津月壇集團、寧波慈客隆超市、天津家世界超市、西安愛家連鎖超市,托管深圳民潤超市,今年又欲將宏城超市107家店收入。
華潤萬家將全國版圖分成華東、華南、華北、西北、東北、中原、香港七大核心區域,成為中國超市老大。
●百佳超市:首家登陸內地的港資零售商
作為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的零售企業,百佳超級市場1994年在內地開設第一家分店,成為首家登陸內地的港資零售商,帶動內地超市業的改革提升。
到目前為止,百佳已有超市市場、購物廣場、超級廣場、都會店、社區超市和高端超市等六種業態進入廣州市場。
專業市場類
●紅棉國際時裝城:成功締造“紅棉現象”
紅九行動、一元拍賣、百企萬衣公益活動、亞洲街舞大賽等一系列特色營銷活動,令紅棉在流花商圈異軍突起,被業界驚呼為“紅棉現象”。紅棉能獲得成功,在于它的創新、嘗試和未來。去年,紅棉在流花商圈內率先刮起一股“韓流”——攜手韓國東大門品牌服裝批發商,在二層和七樓專門開辟韓潮大本營,全部品牌貨源均由韓國批發商直接供應。
另外,紅棉發展“總部經濟”模式,引進實力品牌“旗艦店”和知名服裝品牌總部、營銷中心落戶,為流花服裝地區服裝發展模式提供示范。
●壹馬服裝批發廣場:行業潮流風向標
正當流花商圈同行都沉醉在批發業態帶來的豐厚利益之時,壹馬震撼性地提出了打造“品牌男裝(中國)連鎖加盟基地”的概念,實施差異化經營戰略,目前取得非常好的效益。壹馬7~9層主打男裝總部展示廳,已吸引了眾多知名的一線品牌總部落戶。而每年與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一起舉辦的“國際時尚薈萃”及國內首創的“壹馬杯”服裝買手大賽,更是成為行業潮流風向標。此外,今年壹馬投入巨資打造服裝專業市場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壹馬網上商城,為服裝商戶打開另一條“綠色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