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國巴黎街頭出現的“暴力滅圣火”事件引發了世界華人的憤慨和正義媒體的譴責。與這種情緒相隨,近日,一個抵制“家樂福”的聲音在網上迅即盛傳并形成了一種強烈的民意。此舉,引起人們的關注。
網上之所以傳出抵制“家樂福”的聲音是事出有因。據悉,由于“家樂福”的大股東涉嫌向海外達賴集團提供資金支持,被法國某些政客和媒體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舉動激怒了的網民進行回應,并抓住“家樂福”大股東此嫌疑進行發問,其心情可以理解。因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希望法方對此進行深思和反思是求實之言(見中新社2008年4月15日電)。但是,借此而出手抵制“家樂福”,筆者就不敢茍同。
平心而言,巴黎傳遞過程中出現“暴力滅圣火”事件是意料不到的。的確,無論是從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的故鄉分析,抑或是從已有數十年的中法人民友誼而言,還是從弘揚奧林匹克精神考慮,巴黎出現的“暴力滅圣火”事件已深深刺傷了中國人民的心,造成了奧運史上一個大大的污點。但是,分析巴黎圣火傳遞過程中的丑劇,主要原因是法國某些政客某些媒體支持慫恿達賴集團 “藏獨”行徑,與所謂爭取“人權”扯在一起。顯然,在混淆黑白顛倒是非的氛圍下出現混亂就不奇怪。因此,反擊法國某些政客、某些媒體的奇談怪論,重要的是依法依理,用事實用理性去廊清達賴集團的所謂“和平請愿”、所謂爭取“人權”的幌子,還其分裂中國嚴重違法犯罪的面目。應該說,與法國某些政客、某些不負責媒體的較量既有個外交問題,有個遵守聯合國憲章問題,還有個意識形態問題。為著維護聯合國憲章,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維護中國的主權統一,不管在過去現在和將來,國人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同時也要保持理智。
在提倡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在民主法治年代,理性才是力量。而任性的泄氣斗氣非但不是力量反而有害。記得,在2005年中日關系惡化日本右翼屢屢參拜靖國神社消息傳出之際,網上傳出抵制日貨的聲音,個別地方也出現抵制日貨的行為。其結果不但沒有促使日本右翼猛醒回頭,反而影響了國人的生活秩序。可見,非理性的泄氣往往于事無補。可以說,對于西方不公正的報道,對他們破壞奧運會的圖謀,甚至分裂我們國家的企圖我們都要堅決抵制,但抵制的目的,不在對抗,而是要讓西方更好的了解中國。這個了解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時間,需要磨合。
“家樂福”是法國的大型現代企業,目前在中國有90多家店,據悉一年總銷售可達300至400億。“家樂福”涉足中國地方進行經營,憑著的是它的商業眼光與中國的經營環境,而不是法國官員的主意。也就是,“家樂福”在中國經營純屬商業行為。對“家樂福”的評判只能依照中國的法律,看它有否照章納稅,看它是否嚴格遵守中國的用工規章。違反法律,就依法查處;而依法經營,那么就得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這應該是法治社會的原則。而今,提倡抵制“家樂福”就令人產生法律上的問題。在依法治國的今天,此類抵制似應慎之又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