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畢馬威發布題為《中國的奢侈品消費者:追上潮流》的報告,報告顯示,過去兩年間,中國的奢侈品市場出現飽和跡象。消費者認識的奢侈品牌越來越多,這對進入市場不久的品牌構成了較大的壓力!
報告顯示,深圳和廣州兩個南方城市家庭月收入超過人民幣5000元的成年人口分別有304萬人和158萬人。畢馬威中國華南地區零售和消費品業主管合伙人龔永德解釋道:“珠江三角洲是中國內地其中一個主要的商業和制造業地區,廣州、深圳勢將成為中國主要的奢侈品市場!
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平均認識60多個不同的奢侈品牌,深圳消費者僅認識46.7個品牌,而廣州、北京和上海消費者認識品牌的數目分別是67.5個、70.5個和73.3個?梢姡A南地區對奢侈品認知度的提升潛力最大,表明其消費潛力更大些。
信用卡增長刺激奢侈品消費
報告顯示,“炫耀”因素仍是推動奢侈品消費的關鍵,中國的中產消費者將奢侈品與成功和高雅品位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北京和二線城市的受訪者對此尤為認同。6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愿意用高價購買時尚或知名產品,二線城市受訪者的比例更高達66%。品牌的知名度和地位是推動最年輕(20歲至24歲)和最年長(35歲以上)受訪者消費奢侈品的最重要因素。
4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現在還負擔不起,但希望不久之后能夠擁有奢侈品。
許多受訪的高級管理人員指出,飾物和珠寶市場的增長幅度比服裝強勁得多。
中國消費者對信用卡消費的態度仍然謹慎。對于大部分產業類別,表示愿意借貸購買奢侈品的受訪者不到10%。29%的受訪者沒有信用卡,只有19%的受訪者擁有三張或以上的信用卡。消費者最傾向于通過借貸去購買手表和珠寶等較昂貴的產品。畢馬威中國審計合伙人李令德認為,信用卡使用率上升將刺激中國奢侈品消費。
相對于北美品牌,所有城市的受訪者都更偏愛歐洲品牌。
出境游不會削弱國內消費
在受訪者之中,每年出境游一次或以上的受訪者達33%。在出境游的消費者之中,90%會購買奢侈品。超過半數的受訪者會為他人購買奢侈品作為禮物,特別是化妝品和手提包、鋼筆和眼鏡。但是,86%的出境游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在國內購買奢侈品。沒有證據顯示,旅游機會增加削弱國內奢侈品的銷售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