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湘鄂情在中小板上市,成為A股市場又一家餐飲公司。湘鄂情董事長孟凱以39.37億元身家,超越味千拉面的潘慰、俏江南的張蘭首,成為中國餐飲業新首富。前日開盤后,湘鄂情股價一路上漲,昨日更是封漲停。湘鄂情的出色表現,激發了餐飲界的上市熱情,狗不理、俏江南、涪陵榨菜等都加快了上市融資步伐。
●餐飲企業上市路
2007年3月30日,味千控股在香港上市2007年11月20日,全聚德在A股上市2008年6月12日,小肥羊在香港上市2009年11月11日,湘鄂情在A股中小板上市
●欲謀上市名錄
川菜陣營:譚魚頭、銀杏、皇城老媽、巴國布衣、味道江湖、卞氏菜根香、紅杏、大蓉和等
全國陣營:俏江南、麗華快餐、大娘水餃、真功夫、鄉村基、迪歐咖啡、兩岸咖啡、巴貝拉等
湘菜上市湘鄂情掌門人易主中國餐飲首富
湘鄂情在北京注冊,湘鄂情董事長孟凱創業已逾20年。1988年,孟凱從武漢南下深圳蛇口,幾年后在蛇口一個40平方米的小屋里開了個湘菜館,那時只有四張臺子。生意逐漸紅火后,1997年擴建出1000多平米的“湘鄂情”酒樓。1999年湘鄂情發展到北京,而今北京湘鄂情已在全國擁有直營店14家,加盟店9家。
湘鄂情上市首日,漲幅達到41.32%,昨天走勢持續強勢,封到漲停,全天收盤價為29.38元。湘鄂情董事長孟凱共持公司總股本2億股的67%,按此計算,到昨日,孟凱的個人財富飆升到了39.37億元。在上月發布的《2009胡潤餐飲富豪榜》中,總部在上海的味千拉面掌門人潘慰以30億元身家,連續三次蟬聯餐飲榜首富。湘鄂情上市的出色表現,使孟凱取代潘慰成為餐飲業新首富。
榨菜緊隨涪陵榨菜緊跟步伐欲謀上市
把榨菜做上市,是涪陵榨菜多年來的心愿。業內人士曾測算,中國有13億人,目前約有5億以上吃榨菜,平均每月僅吃一包榨菜,一年就有12包。也就是說,中國每年消費榨菜應有60億包,按每包0.5元計算,年收入為30億元。小小榨菜,市場無限。
2006年,重慶涪陵榨菜集團對外透露,正在進行股份制改造,之后整體上市,目前已完成上市所有前期準備。根據擬訂的整體上市方案,涪陵榨菜集團首發4000萬股,每股暫定價為12元左右,募集資金額度為6至7億元,主要用于洽談并購和對外投資。招商證券公司相關負責人昨日向記者表示,他們已承接涪陵榨菜上市融資項目,進展順利。
川菜萌動四川餐飲協會首次攜手風投
四川餐飲業的上市計劃,曾讓許多人扼腕。背負“川菜王國”盛名的四川,依然未能實現零的突破。這也一直是四川省飯店與餐飲娛樂行業協會會長何濤的遺憾。
今年9月,省飯店與餐飲娛樂行業協會與一家投資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這是省內餐飲協會首次與風投合作。“最近有上市意愿的餐飲企業越來越多,行業協會邀請了一些國際性風險投資機構和企業對接。現階段比較大的動作是即將和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簽約,為企業提供上市咨詢、財務咨詢等全方位服務。”何濤說。
目前,譚魚頭、銀杏、皇城老媽、巴國布衣、味道江湖等企業都在與風投親密接觸;卞氏菜根香與紅杏、大蓉和等多家川菜企業也傳出意欲組建川菜餐飲集團醞釀上市。從全國范圍來看,俏江南、麗華快餐、大娘水餃等均已啟動上市計劃,真功夫、鄉村基、迪歐咖啡、兩岸咖啡、巴貝拉等餐飲連鎖企業也陸續拿到風險投資積極籌備上市,總額達上億美元。
深度解析:創業板大幕揭開餐飲上市春天?
不僅四川,全國餐飲企業上市運作此前都處于緩慢狀態。2005年到2008年,A股市場僅新增餐飲上市公司1家。此前,A股餐飲類或部分經營餐飲類的上市公司只有西安飲食、ST百花、錦江股份等少數幾家。餐飲行業上市融資的短板很明顯,行業門檻低,大眾口味變化快,凈資產“家底”不厚……但隨著創業板大幕拉開,這一狀況有望改變。
最近,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北京烹飪協會等主辦的“中國商業服務業企業、連鎖企業、老字號企業資本市場之路——中小板、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實務解讀”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全聚德、湘鄂情的保薦人招商證券總裁楊鶤樂觀判斷,創業板相對較低的門檻,將為餐飲連鎖業上市帶來良機,餐飲服務業有望利用資本市場支持獲得迅猛發展。
“國際金融危機正在悄然改變許多投資機構的投資方向及策略,越來越多的風險投資不斷增投餐飲企業股權。隨著IPO重啟后中小企業板的大發展和創業板的揭幕,餐飲行業對接資本市場的進程也在穩步推進。我們相信,中國的餐飲業將在股權資本市場的支持下迎來更穩定、更快速的發展期。”楊鶤說。2007年,招商證券曾成功將全聚德保薦上市,并激發了餐飲行業的上市熱情。目前,該公司承做的狗不理、俏江南、涪陵榨菜等上市融資項目也在順利進行中。記者李
編后
川菜上市路在何方?
川菜是中國最有特色的菜系之一,四川的餐飲企業更是名聲在外。一般人看來,比起互聯網、房地產、能源等叱咤風云、富豪成群的行業,餐飲行業只不過“小菜”一碟。雖然麻辣鮮香的川菜“謀殺”了不少人的錢包,但卻沒能挑起資本市場風險投資的“胃口”,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餐飲企業和其他行業不同,看起來毛利非常高,但除去房租、工資、營銷等開支,經營得好的企業最多可達到20%-30%的毛利,大多數企業毛利僅徘徊在15%左右。所以,四川餐飲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收入少、利潤少、凈資產少”等問題,再加上餐飲業的現金流大,很難沉淀形成優質資產,從財務硬指標來看,不符合上市的法定條件和要求。
從已上市的餐飲企業來看,他們都是通過連鎖店打響品牌的“佼佼者”。四川餐飲企業大都是民營企業,不僅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不大,還面臨財務管理不規范、高素質人才缺乏等問題,從后期發力來看,也很難大踏步跨入上市門檻。
最重要的一點是,資本市場與餐飲企業互不“感冒”。傳統的餐飲企業一般缺乏融資意識,或許也因為川人“小富即安”的思想,四川餐飲企業的上市動機并不強烈。同時,對門檻較低、科技含量低、勞動力比較密集的餐飲業,風險資本也熱情不高。
當然,四川餐飲企業是否上市,并不是什么“上綱上線”的事,自己的錢怎么花,自然是自己說了算。然而,從欲謀上市的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四川餐飲企業的身影:譚魚頭、銀杏、皇城老媽、巴國布衣、味道江湖,還有多家川菜企業意欲組建川菜餐飲集團醞釀上市……看來,上市指日可待。
胡潤曾預測“未來五到十年內,餐飲行業將會產生更多富豪”。我們也期待,資本市場能誕生更多“長袖善舞”的川菜富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