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西子湖畔、三臺好戲連場,風云際會,高手云集:由聯商網主辦的“2008聯商網大會暨第五屆中國零售業營銷論壇”于3月27-29日隆重開幕、同時間段由中國商業地產聯盟主辦的“2008中國商業地產行業年會”、由中國商業地產雜志社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商業地產招商大會”也將隆重召開。本網記者、主編應邀到會直擊報道三場盛會。
主持人:聯商網董事長龐小偉
嘉賓: 嘉賓國美電器CIO白虹 利群集團副總裁·CIO狄同偉 長益科技副總經理劉戰 深圳科脈董事長曾昭志

主持人:聯商網董事長龐小偉

利群集團副總裁·CIO狄同偉

長益科技副總經理劉戰

深圳科脈董事長曾昭志

嘉賓國美電器CIO白虹
龐小偉:剛才討論了一些可能更多是關于企業的層面,我想接下來討論的是更加具體,我想在討論之前,各位簡單的介紹一下自己。
狄同偉:我是93年大學畢業分到現在這個企業,從最早做信息化到現在,一部分時間信息化和物流上,我從就業到現在,一直對零售業情有獨鐘,也對零售業信息化非常熱衷,謝謝大家!
曾昭志:我是來自科脈,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近十年,見證了零售企業的發展,我們也是跟中國零售企業一起發展的這幾年,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熱愛上了這份職業,畢業的時候有機會到外面去,后來決定下來創辦公司,今天來了很多的學者、專家還有各個企業的老總和CIO,我覺得聯商網主辦的這個對話,我也希望在這個里面得到學習,得到自我提升的機會,謝謝大家!
劉戰:我是長益科技劉戰,在13年工作當中,跟前輩學了不少的東西,也是跟零售業一起成長。
白虹:各位下午好,我是來自國美,97年參加工作,最早也是在供銷社,站過柜臺,工作一年以后,當時企業轉型,后來做IT,后來在很多公司做項目、產品的研發,后來做營銷,我一直做零售行業,也做過為零售行業服務的乙方,在零售行業也做過IT、業務、財務。
龐小偉:請利群和國美介紹一下企業信息化的演變和下一步的規劃?
狄同偉:我們伴隨中國零售業的發展,從信息化來說,我們企業非常重視,信息化也推進了企業的發展,為什么把信息化當成戰略,利群從歷史上來說,公私合營的產物,是青島第一家股份制企業,成長過程當中,88年改制青島股份制試點企業,國家對非國營的企業支持力度還是比較小的,但是我們真正開始發展,也趕上時候了,南巡講話以后國家政策也開放了,94年開業,當時建一個百貨,火一個百貨。到了96、97年日子難過了,我們連鎖發展,我們怎么把信息化做起來,當時做零售服務的公司,當時最早是香港的一個合資公司,做了很多東西,后來97年我們自己開始做系統,企業自己做系統非常的不容易,但是我們之所以跨出第一步,我們信息化起到非常大的支撐作用,當時我們原班人馬出來以后,我們98年開始嘗試進價核算,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我們通過信息化、通過不斷的學習,和企業發展戰略的融合,我們推動了企業的發展,我們企業的管理模式的變革,企業新的業態的發展,很多是信息化的推動,而不是我們提出來一個任務,我們企業滿足一個任務去開發,我們對信息化非常的重視,信息化對我們企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白虹:現在國內連鎖企業發展到今天,整個企業的信息化也是非常迫切,家電連鎖企業還不像傳統百貨業態或者超市,家電連鎖02年開始真正的發力,到現在也只有4、5年的時間,企業的規模擴張是非常快的,國美的話,在幾年以前還是200、300家店,現在有1200、1300家店,從相對落后的信息系統,這種落后是歷史造成的,不可能短期之內,在這種情況之下,在連鎖企業做IT的人,當救火隊長,每天忙于救火,現在連鎖行業做IT的人有一個共同的感受,總體來講,現在我們國內連鎖行業或者零售行業,我們面臨很傳統的作業模式,我們的很多企業,現在有幾十家店、幾百家店,看看我們整個系統其實沒有變動,還是以前那一套系統。
龐小偉:國美一千多家店,可能有的通過并購的方式,信息系統不一樣,你們采取什么樣的策略?
白虹:國美兩三年里面并購了永樂,并購了大中等等,但是對我們來講,到底信息系統承擔什么樣的角色,不管先進與落后,承擔重要的任務把企業的規章和行為規范和規則保障。我們上一個系統最大的難點,不是系統本身,而是系統對人的改變,當時的情況之下,國美的規模是永樂2-3倍,如果永樂系統復制國美系統,不說流程變化,人員培訓上付出2-3倍的努力。
龐小偉:長益科技有很多的客戶,大中型企業為主,在他們IT未來規劃當中,你們有什么建議和看法?
劉戰:我解釋一下,長益科技引入戰略投資者,去年也是業內轟動的事情,國內IT行業,其實生存起來都是挺困難的,整個市場規模的限制,還有同業的競爭,現在價格水平遠遠低于價值水平,所以生存都很困難,長益科技的業績是很好的,拿出資金投入研發產品也是有困難的,長益科技立足于為零售業提供服務,去年長益科技的領導層決定引入戰略投資者,主要是考慮到公司長遠的發展對系統研發的投入,長益科技研發下一代的產品,為08、09年做準備。
龐小偉:新一代的產品和目前的產品主要的差異是什么?
劉戰:現在不太方便講,還是要立足與長遠的發展,要引入戰略投資者,對長益科技引入戰略投資者有一些微詞,在聯商網上有一些議論,這個只是經濟活動,不要談民族感情,咱們只是一個合作,引入了一個投資,還是要為自身的發展,長益科技目標理想,引入這個資金,然后服務于中國的零售業。第二個問題,作為我們IT供應商,隨著零售企業一起發展,我認為長益科技經歷了幾個階段,93年剛剛成立的時候,長益科技前身89年做過零售系統,就是PC機代替收款機,華聯集團也是我們很大的客戶,長益科技繼承了前身的產品,當時純粹的模擬零售業手工階段,提不上引領零售業發展,當時把零售業的流程模擬出來,我覺得這是一個階段,從96年開始,長益科技在新疆一個項目上,最早實現了單品的管理、進價批次核算,當時在全國也是具有領先性的,當時2001年長益科技推出了供應鏈的平臺,整個IT系統的規劃,我想IT系統規劃,應該是有機的整體,核心的話,應該是交易系統。我想最大的困惑就是怎么能夠面對客戶比較復雜的交易規則,能夠適應它的快速的變化,這樣為客戶提供近距離的服務,我認為行業的廠商所面臨的問題,當然其他的對客戶的管理,供應商的管理,我想這個大家都知道,我想談一點,現在零售業一般都有實體店,你說網上零售,電視購物會逐漸的興盛起來,我們也要考慮要適應這種業態。以后可能是你的實體店、你的電視購物,只不過客戶登陸企業不同的界面,如果實體店,客戶親自登陸你的企業,要適應多業態的發展,多個登陸界面的管理,在多個界面上建立交易系統。
龐小偉:下面一個問題,我想問一下深圳科脈曾總,科脈提供的產品主要是中小服務商,這個方面你們做得非常的出色,你覺得他們用了你們的系統以后,目前階段,對這個層次的客戶來說,下一步的IT規劃,你覺得他們會做什么樣的考慮?
曾昭志:我們今天的對話是零售行業IT的規劃,我們要把我們所有的系統產品化,我們把我們的產品比喻成樹的主干,那么項目是我們樹的分支,那么所謂枝繁才能葉茂,分支越多,樹就會越大,其實我們從2000年開始做,我們國內用戶量已經達到4萬家,我們是和中國的零售客戶一起成長起來的公司,我們開始做這個公司的時候,我們定位是做產品,我們很少直接面對客戶,我們把我們的產品賣給分銷商,我們的合作伙伴,在全國有400家合作伙伴,把我們的產品化的東西交付給他們,讓他們面對當地的終端做這個生意,這幾年發生了變化,我們的客戶逐漸成長起來,開始是單店的,面積很小,現在逐步逐步已經發展成為地方企業老大,但是目前為止,我們客戶群還是二級市場以下,這些客戶其實現在也有很多做連鎖業,大賣場,那么這個時候,我們產品開始定位在中低端的,隨著客戶的成長,我們要適應他們一起成長,我們也通過我們項目的機會來重新架構我們的產品,那么目前來講,我們的產品從中小到中端再到中高端,把中國人連鎖ERP軟件在中國產品化,在中國普及,我也希望產品化為廣大的零售商提供更好的服務。這里面有一個好處,當你的店小的時候,你肯定不會做很高的IT的投入,你可能沒有什么規劃,因為老板在乎是投入和產出比,當你這個店賺錢了,可能會投入更多的資金進入IT,匹配零售商戰略的發展,那么這一點跟我們整個企業的目標是一致的。那么還有一點我補充一下,其實我認為中國零售商CIO是很不容易當,如果這個老總很懂IT的話,他可能比較挑剔,你的產出和投入怎么樣,如果這個老總不太懂IT的話,可能會在公司的整個決策層影響不是那么充分,我覺得這個是現狀,像利群、國美這些都是做得非常出色的企業,那么他們的IT有一個非常完整的架構,我們看到很多三四級市場的零售商,他們其實就是電腦部的經理或者一個技術員,我也希望聯商更廣泛的同行進行IT的規劃。
龐小偉:三四級零售商雖然小,但是數量是非常龐大的,我還有一個問題,利群、國美,你們用的系統當中,有多少東西是真正用的,有多少東西是沒有真正在用的?
白虹:這個問題也比較好回答,如果大于1來說,應該是大于百分之一百,我們雖然做了很多東西,但是我們需要更多的東西,做了沒有用的東西是沒有的,但是做了不夠用的是有的。到現在為止,我們都是在做軟件,我們中國連鎖行業很難獲得一份很好的全方位的解決方案,中國的市場競爭非常的激烈,其實有的時候,客戶有很大的一筆預算,但是找不到提供服務的人。
龐小偉:我想問一下做軟件的兩位老大,你們自己評估,在給用戶裝的系統當中,大概多少成分會用,大概多少成分不會用?
曾昭志:我覺得像我們做產品化的概念,其實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什么?要有一個良好的性價比,要有非常好的可升級的空間,保證了前期的投資回報。正因為產品化程度高,實用性,我們也評估過可以達到80%,在軟件功能模塊里面,但是達到百分之百是非常少的,除非有一些客戶特別在意,雞蛋里面挑骨頭,但是這些客戶也推動了你的產品的發展。
龐小偉:IT系統的投入和產出這個問題,我想背后真正想問的是可能IT系統投入進去,你們的看法來看,無論零售商還是系統方案解決商,實施成功的那些企業,由于什么樣的因素或者什么原因,或者有什么樣的保障,最后成功了,在你們的生涯當中,可能有上了系統但是失敗的,失敗又是什么原因?
劉戰:確實長益科技也存在過這樣的項目,并不是說所有的項目客戶滿意度都是很高的,這是一個客觀事實。我感覺成功的項目有幾點,第一、企業的領導人有一種迫切的愿望,第二、甲方,就是項目總負責人自身的協調能力和業務水平,還有對IT的水平,關鍵因素非常高,溝通能力、協調能力遠遠大于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三、像我們這樣的開發商對項目的投入是不是充分,對這個項目的重視程度是不是夠,這樣的話,決定項目的成敗的因素。
狄同偉:這個問題我回答比較偏一些,因為我們是自主開發的,但是我有我的體會,我們做信息化相對來說,我們做的東西用的還比較好,我們出發點,很多做管理強調從上而下,從下而上,我們強調從下而上的觀點,你員工愿意用,用完以后產生效益,勞動量能不能下降,能不能帶來更好的效益,產生對基層的效益,而不是付出很多的環節,這是我們堅持的一個觀點,另外一個觀點是以點帶面,一個系統出來了以后,你企業的管理水平,人員的素質能否到位,如果不能到位,如果就是學習、發展的低級階段,所以一個階段做一個事情,這個事情有很好的效益,所以我們是以點帶面的方式。另外我們在相對規范,發展相對快的階段,從系統構架上,包括安全性、進一步的規范等等,所以我們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龐小偉:我覺得利群的做法很有借鑒意義,你剛才提到了自己來開發,在外包和自己開發兩個方面,做怎樣的取舍,基于什么樣的考慮,有沒有考慮購買外包的服務?
狄同偉:現在暫時還沒有,我跟業內的朋友都交流過很多,未來的趨勢肯定是以企業和外包公司合作的趨勢,但是現在為什么沒有買外部的軟件,因為我們水平有限,做的東西不一定完善,但是我們現在處于什么階段,處于企業快速發展的階段,我們自己做,首先解決快速反映的問題,至于大家提出一個想法,提出一個新的業務需求,有的時候第二天能實現,當然這個不是完全重要的一點,另外我們在評估我們自己企業發展的時候,精細化管理、夯實基礎等等,很多企業在快速發展過程當中,在這個時候我們首先要解決發展的問題,還沒有到全面的整合,全面的改造的時候,這個也是我們第二個考慮,第三、我們考慮的問題,我們現在在看別人的東西,我們自己能不能創造性的做一些東西,我們有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能力引入第三方供應商,我們現在想通過IT作為一個創新的工具或者手段來做一些差異化的東西。我們利用IT也在配合做一些工作,今年6月1日要取消購物袋,我們企業也積極響應這個政策,我們企業推出免費發放環保購物袋,另外,IT馬上要跟上,如果顧客不用這個購物袋,馬上要減掉一毛錢,我們配合企業的發展,配合政策落實方面。 龐小偉:國美信息系統是采取外包還是?
白虹:在03年的時候,我是作為永樂供應商,也是乙方,我們自主開發一套系統,技術各個方面來說,還有我自己認為行,我們認識到一個問題,社會分工的問題,自主開發的系統有它的優勢,快速反應的能力,變化都是終端的變化,其實有些辦法可以處理掉,但是核心流程,有老商業人,新商業人,商業的本質沒有變化,商業變化是外在表現形式,本質沒有變,從這點來看,在一些核心系統上,我們引入一些比較大的供應商,比較成熟的戰爭,比較規范的做法,面向終端的時候,快速反映的時候,我們自己會做一點,整個IT,要想靠一個企業的力量做好國美IT服務,也許是相當大的IT服務公司,要支撐一千多億的銷售,作為甲方的信息部門,是如何令一個比較合理的預算,然后讓第三方給我們服務好,第三方的產品真正能實施好,這是我們最大的責任。比如基礎建設,我們也會外包出去,大的系統建設我們也會外包出去,外包會越來越多的,作為我們信息部門,原來對基礎設施的管理轉變為服務的管理,也是一個面臨挑戰的問題。
龐小偉:非常感謝四位IT規劃議題和我們進行交流,其實IT的規劃,本質上是人的規劃,技術這個東西,因為它是代碼,它是剛性的,真正能夠流轉起來,運營起來,核心還是人,所以IT的規劃,之前我覺得可能更重要的是對人的規劃,對老總的規劃,對CIO的規劃,對下面細枝末節的培訓,持之以恒的規劃,這些東西做好了,可能真正的一些流程,包括經營思路和管理方法就會在系統里面,再次感謝四位,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