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分區CLD聚結地
以打造成廣州現代化大都市新中心城區為戰略定位的番禺,近年來日益成為廣州實施“南拓”戰略的風水寶地。大學城、地鐵、快速干線、深水港等大手筆恢宏建設,使番禺成了廣州乃至華南地區的新居住區和商貿密集區、珠寶加工和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中心、國際工業采購中心、星海文化中心、廣州市南部的交通中心,初步構建起廣州中央居住區的基本架構。
綜觀番禺區的華南板塊(包括洛溪區域、大石鎮區、鐘村鎮區、南村鎮、化龍鎮、新造鎮、市橋鎮、石基鎮、石樓鎮),恰好是生活區(CLD)的聚結地所在。隨著珠江新城中央商務區(CBD)地位的日益成型和鞏固,黃埔產品區(CID)的發展和壯大,以及城市中心南移的大趨勢,番禺華南板塊的戰略地位已越來越明顯。
業界人士分析,由于珠江新城與黃埔開發區兩大板塊直線連接之間地域面積有限,向北又沒有足夠的土地發展空間,因此,位于這兩大板塊之間并向南推移的華南板塊恰恰處于這三大板塊構筑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頂點。該位置無疑處于CBD和CID兩者之間的最佳結合部,是最理想的生活區聚結地所在,能夠發育成最成熟的CLD。
這個強勁的CLD將支撐起華南板塊龐大的住宅市場,使該地成為樓市熱點,實現區域的繁榮和共贏。在良好規劃的基礎上,逐步有序建設成的華南板塊CLD將發揮出聚集效應,促進廣州城市東南部的良性發展。
事實上,處于這一板塊的開發商都是“不是猛龍不過江”的房地產大鱷,碧桂園、雅居樂、宏宇集團、奧園集團、合生創展、祈福集團等地產開發巨頭雄厚的實力保證了產品建設的高水準,演繹了房地產業的“大盤時代”,大大提高了房地產開發的品質。
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是,華南板塊“開發超前于規劃”,時任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的袁奇峰當時用“早產兒”形容華南板塊的“先天不足”,這成為其邁入中央居住區(CLD)的明顯“硬傷”。
“番禺要發展,政府要補上‘市政’、‘就業’課。”袁奇峰認為政府該做的就是把該地區的交通中心、服務中心和就業中心建立起來。
而在隨后的三年時間里,我們也真正看到了政府在此方面的大手筆投入,當下,廣州大學城、廣州新火車站、廣州亞運村、廣州新城幾大市政大項目的規劃和建設再一次將眾人的目光集聚在番禺。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市政項目都是長期利好的超大項目,可以樂觀預計,在未來的二十年里,華南板快將重演過去20年來天河區從郊區發展成最繁華市區的情景,“臥城”的影子將一掃而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全新的中央居住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