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1人均GDP力爭與GDP同步增長
◎廣東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丁力:這個難度大一點
2009年不是最困難的一年,而是最最困難的一年。在這個情況下,佛山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的預期目標是GDP增長11%,人均GDP力爭與本地生產總值同步增長。這比廣東其他城市的口號響亮一點。據我了解,廣州和東莞提出的GDP增幅都是10%,全省的預期是8.5%。
不過有一點需要指出,佛山經過長期的發展,這幾年發展后勁很足,在產業調整和升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一直比較看好。去年延續至今的金融海嘯,對東莞的影響相對較大,而對佛山的影響相對小些。同時,佛山今年有一批大項目上馬,比如嶺南天地、液晶平板、三水Outlets等。
所以,綜合2008年佛山GDP增速15.2%,比全省高出很多來估計,佛山今年11%的預期目標應該可以實現。
我感興趣的是,人均GDP與GDP同步增長這個提法,假如同步增長,就意味著常住人口要零增長,因為分子不變的情況下分母變大結果肯定會變小,所以這個難度大一點。
佛山要實現今年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應該在協調傳統產業與先進制造之間的比重,以及民營經濟與招商引資之間的比重方面再做文章。
熱點
2建設“U—佛山”
◎佛山市信息產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志彤:今年將在公共場所增加100個接入口 隨時隨地可以上網,行政服務、交通管理等數字化服務,手機成為可以游戲、可以工作的終端。佛山市信息產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志彤表示,根據今年年初發布的《佛山市信息化發展“3+1”規劃綱要》(2008-2012),在2012年將全面實現無線網絡覆蓋全市,成為名副其實的“U—佛山”。
“城市‘硬’的環境,如基礎設施要改進,‘軟’的基礎設施也要改進,通信網絡就是一個方面!敝苤就f。對于佛山來說,目前正面臨“兩轉型一再造”的深刻變革階段,在周志彤看來,這一切都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持。而“U”是Ubiquitous的簡寫,中文意思是“無處不在或無間斷”。U—佛山(U—City)是指借助無處不在的信息網絡,構筑智能化、未來型的尖端城市。
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構建“數字珠江三角洲”的總體要求,表明建設數字珠三角已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周志彤表示,根據《綱要》精神,“U—佛山”將分三期來建設,在今年將在市區行政中心、金融高新區等公共場所增加100個接入點,到2010年,將在三星級以上酒店、車站碼頭等場所增加900個接入點,而到2012年將實現市區鎮全覆蓋。
由于根據國外無線城市運營經驗,單單靠政府無法承擔巨額的運營成本,周志彤介紹,“U—佛山”將采取“政府引導、企業建設、市場運作”的方式。至于在三大運營商中將選擇哪家作為合作伙伴,周志彤表示,有競爭才能提供優質服務,要建立良性的競爭和合作機制。
熱點
3加快規劃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
◎省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綱要》帶來城鎮化新機遇
應該說,佛山的城鎮化水平是比較高的。但是,在珠三角很多地區包括順德、南海在內,不少地方在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公共設施均等化上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佛山提出加快城鄉統籌發展,就是要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帶來的城鎮化發展新機遇。
廣佛同城對于城鄉協調發展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首先,同城化本身就是城鎮化、就意味著要構建一個都市區,廣佛同城發展就要在廣佛之間形成一個都市核心區,這對于原來城鎮化水平較低的區域將是極大的促進。
《綱要》還闡述了發展珠江西岸的問題,這對于佛山本身內部的城鎮化提供了強大動力。因此,對于佛山的城鎮化來說,既有了外來的推動力,也有了來自自身產業工業發展推動下的城鎮化動力。
回頭看看珠三角30年的發展,針對村鎮的發展確實缺少規劃與引導,使得城市不像城市、農村不像農村,集約使用土地、功能區劃分、村鎮間分工等都不明確,F在佛山要抓好鎮、村規劃的修編完善,推動鎮村規劃與城市規劃建設相銜接,使全市城鄉真正實現規劃對接、資源共享、聯動發展。事實上,《綱要》提出的科學發展、建設優質生活圈,既是針對城市,也是針對村鎮而言的,佛山完善“不開發區”規劃及實施,而村鎮城鎮化很可能在將來就會成為都市型農業、都市型居住的重點區域。對村鎮的規劃、整治對于將來整個廣佛都市核心區來說都將扮演重要角色。
在實現路徑上,佛山將選擇綜合實力強、基礎條件較好、區域發展相對均衡的鎮(街道),作為開展統籌城鄉發展綜合改革試點,以點帶面,逐步帶動全市城鄉一體化發展。試點、總結、修正、再提升,這是中國改革成功的經驗?梢哉f,改革開放30年,佛山已經給全省、乃至全國創造了很多創新經驗,現在在《綱要》指引下,加快統籌城鄉發展,擔負起新一輪改革創新的經驗創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