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廣東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
委員建言
魯開垠:全民分類發放不同券
消費券該如何發放呢?省政協委員魯開垠建議:廣東政府還可以考慮擴大發放對象的范圍,不應將消費券的發放群體僅限于貧困人口。對于政府公務員、事業單位等收入較高的居民,可享有最低金額的消費券;而低收入者可發放多一點;低保戶則可享受最高額度的消費券。
讓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到
此外,對于外來工,也要按照其在廣東工作年限的長短,分類發放消費券,如剛到廣東打工才一兩年的,就拿跟本地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一樣級別的消費券。至于具體數額,魯開垠提出了8000元這一數字。“如果是800元,在廣東不太管用;而按照常規思維來看,8000元就比較合適。”他還建議消費券設置使用期限,因為“如果不使用就沒有價值了。”
深圳的省政協委員查振祥也從發放對象、數額和管理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發放不應僅限于戶籍人口,至少讓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到。”他還說,可以考慮按單位、企業發放。其次,消費券數額應參考城市最低工資標準而定,譬如深圳最低工資標準1000元,則可發放數額1000元的消費券。最后,必須保證對消費券發放的嚴格管理:不能有截流;發方面不要太大;建議分期發放,以免一次性發放導致畸形消費。
法律消費也可有券
省政協委員、廣東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則建議消費券多樣化,設立一個法律消費券種類,讓老百姓可以用消費券支付雇傭律師打官司的錢,“政府可以規定打個折,比如應給律師100塊錢的可以只付50元的消費券,這樣律師既有一部分收入,老百姓也得到法律服務,解決社會糾紛的問題。”
士多店工廠都可使用
對于消費券的使用地點,魯開垠認為應該加以限制,這樣做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券兌現金的狀況,但不應將使用地點僅限于一些大型商業企業,不應限制經營規模。“只要在工商局通過年檢,合法登記的企業法人,經營生產產品的企業。包括商場、超市、士多店甚至工廠直銷機構,都可以向政府有關部門申請作為消費券消費單位。”
不應限制使用范圍
對于消費券使用的商品范圍,魯開垠不同意只可購買生活必需品的提法,“什么是必需品,其實很難界定。抽煙的人認為煙是必需品,化妝的人認為化妝品是必需品,無論是什么商品都是社會消費品。買哪一種都是國內市場產品的一個部分。都是消費者需求的一個方面,都適用于消費券的使用。”
可規定搭配現金使用
如何花消費券,如果可以搭配現金消費的效果會更好。“比如100元消費券搭配100元現金使用”,老百姓在購買產品時還需要自己再掏些錢,把老百姓不敢花的錢(存在銀行保命的錢)套出來達到刺激消費的作用。
當商家手中積累一定數量的消費券時,政府應隨時設立一個機構,可以是政府財政部門,也可以委托指定銀行,確保商家及時兌換成現金。消費期限,過期作廢。比如半年,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內,達到消費的規模效應。
質疑:消費券會否只是治標不治本?
有政協委員憂慮消費券的刺激作用治標不治本,“消費券的發放,無疑在促進廣大市民的消費信心方面是有著積極作用的,而針對中低收入人群發放,也將勢必增加他們的實際性收益”,省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鐘曉渝在出席省政協全體大會時向記者表示道。
而比鄰深圳的東莞市連續兩次斥資數億元針對低收入人群發放“紅包”的做法,無疑就更為直接了。鐘曉渝介紹說,從目前全國各地已發放消費券或現金的城市來看,這一社會福利性很強的消費券更多是傾向發給了貧困人群。“
“如果以單純刺激消費角度發放消費券,我看大可不必,現在關鍵問題是政府要引導老百姓消費,讓老百姓敢于消費。至于發放多少,是定期發放還是一次性發放,我看不能一概而論,這需要經濟學家進行嚴格的測算,各級財政也需量力而行”,鐘曉渝表示道。
李竟先也擔憂地表示:“政府這樣的行為成為一次性行為,老百姓臨時得到一些錢,但不發的時候又將怎么辦?”她解釋,真正能拉動消費只能通過不斷完善社會保障機制。
商家呼吁發放消費券
消費券的發放是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刺激消費需求的最直截了當的方式,同時政府的這種非常直接的關懷方式,也給予了商家和市場極大的信心。
新光百貨有關負責人表示,從商家的角度來說,發放消費券的形式值得肯定,但同時在內容上還可以更人性化一些,比如可以適當地延長消費券的使用期限,因為消費券的有效期如果太短,會讓消費者有強制消費的感覺,因為限定的時間段不是每個人都有明顯的消費需求,尤其是對低收入的家庭來說。同時消費券也可以適當地分類,如百貨的消費券和超市的消費券可以分類發放,這樣也便于公共資源的合理分配和享有。
同時,政府可以多舉辦類似于購物嘉年華的活動,搭建更多的平臺給予商家更多的資源。
市民擔心一旦發券會扣工資
不少市民擔心,政府持續發放消費券,對于政府財政來說會有些吃不消,而最終采取從工資中扣錢的形式發券。市民鐘女士就說,杭州市就考慮將公務員每月薪資的5%~10%以消費券的形式發放。“這絕對是一種強制消費,不是合不合理的問題,而是合不合法的問題了。”
吳先生言辭更是激烈,他指出:“政府無權更改公民工資的使用途徑及時限。工資是勞動所得,政府無權支配!” 他說,工資都需要以人民幣方式支付,如果要以其他方式支付,需要雙方都同意,畢竟根據勞動合同法,勞方有取得貨幣報酬的權利。
消費券會否被假冒
在臺灣,消費券的使用商戶是不作限制的。只要你有正式的工商營業執照,無論是士多店,還是小食店,都可以接受消費券。即消費券其實就是暫時的流通貨幣。因此,有市民擔心,會不會有一些假冒的消費券流入市場,建議一旦實施發放消費券,在設計時也要注重防偽方式的設計。
在臺灣,承印消費券的由承印鈔券的“中央印制廠”印制,因此消費券具備一定的防偽功能。有市民表示,因為規定時間內使用消費券,估計偽造的消費券出來,消費券使用期限也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