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時代周刊》雜志網站日前評選出了2007年度十佳并購案,排名首位的便是傳媒大亨默多克旗下的新聞集團以50億美元收購道瓊斯。
>>>更多盤點、專訪、專稿請點擊“回首07暢想08”年終專題
1、新聞集團50億美元收購道瓊斯
今年5月1日,新聞集團提議以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道瓊斯,這一收購價格較道瓊斯當日收盤價溢價67%。新聞集團的這一做法在國際資本和傳媒市場引起震動,同時引發控股道瓊斯公司的班克羅夫特家族強烈反對。6月26日,默多克的新聞集團與道瓊斯公司就保持《華爾街日報》采編獨立問題達成“基本一致”,從而為雙方最終完成交易清除了一個重要障礙。新聞集團與道瓊斯公司于8月1日達成有關并購交易的確定協議。
2、黑石集團390億美元收購美國商用物業集團EOP
美國私人股本基金公司黑石集團今年2月宣布,以230億美元現金收購價,完成對美國最大的商用物業集團EOP公司的收購。根據協議,黑石集團還將承擔EOP大約165億美元的債務,這就使得黑石的收購總成本接近390億美元,并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宗杠桿收購交易。EOP公司老板薩姆?澤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方提出的報價要高于我們自己內部的估價,在這種情況下,我絕對應該做出回應,事實上我是這么做的!
3、Google 31億美元收購DoubleClick
對于一家前幾年僅值10多億美元的公司而言,31億美元無疑是筆天價。不過Google更看好的是DoubleClick作為美國最大的在線廣告代理公司的能力。DoubleClick在在線廣告代理市場存有優勢,而且收購DoubleClick還能阻止該公司落入Google在該領域的競爭對手微軟之手。不過這一交易也引起了歐盟的擔憂,導致該交易目前仍在審查當中。
4、蘇格蘭皇家銀行財團贏得荷蘭銀行收購戰
今年10月,以蘇格蘭皇家銀行為首的三家歐洲財團成功完成對荷蘭銀行的收購,收購金額約1000億美元,成為世界銀行業最大的并購案。此次交易也標志著,大型跨國并購開始展開,銀行業并購史已進入“第二階段”。第一階段的并購創造了全國性的大銀行,比如美洲銀行,第二階段則出現了大規?鐕灰,第三階段將創造業務遍及大多數大型市場的全球金融機構。
5、力拓集團收購加拿大鋁業公司
全球第三大礦業公司力拓集團今年7月宣布,同意以381億美元收購加拿大鋁業,擊敗美國鋁業的277億美元的敵意收購行動,并將組成全球最大鋁業公司。力拓收購加拿大鋁業將使其鋁產量增加3倍,并超過美國鋁業成為全球最大鋁生產商,一旦成功收購加拿大鋁業,將是全球礦業最大宗收購交易。加拿大鋁業是全球第三大鋁產商,較早前呼吁股東否決紐約美國鋁業的敵意收購,認為美國鋁業出價太低。
6、印度塔塔鋼鐵收購英荷鋼鐵生產商corus
今年2月,世界排名54位的塔塔鋼鐵收購排名第8的英國Corus公司,一躍成為全球第五大鋼鐵生產廠商,年產鋼約2500萬噸。塔塔鋼鐵通過收購corus打入歐洲市場。此次交易除了讓人們看到印度企業走向海外的決心外,也說明至少在發展中國家,鋼鐵等傳統工業仍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7、諾基亞收購美國數字地圖供應商Navteq
諾基亞以8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數字地圖供應商Navteq,這是諾基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交易之一。通過這一交易,諾基亞將在導航領域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手機市場日趨飽和,諾基亞一直在尋找新的營收來源,而導航業務是科技行業增長速度最快的領域之一。Navteq創建于1985年,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地圖開發商之一。Navteq的軟件主要應用于車載導航設備及手機,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建立了全球69個國家的數字地圖數據庫,客戶包括克萊斯勒、福特、戴姆勒集團及大眾等行業巨頭。
8、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Citadel收購E*Trade股份
今年11月,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Citadel同意收購E*Trade約20%的股份,同時收購E*Trade帳面價值約30億美元的資產抵押投資組合,后者的購價僅為8億美元。在達成上述交易的同時,E*Trade對管理層人事進行了重大調整,公司首席執行官麥克爾卡普蘭(Mitch Caplan)將離職,但他將保留董事會的席位,總裁賈雷特利利安(Jarrett Lilien)出任臨時首席執行官。
9、黑石集團收購希爾頓酒店
今年7月3日,私募股權基金黑石集團以巨資約26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希爾頓酒店,此交易總額包括美國希爾頓酒店的債務在內。據悉,黑石集團將以每股47.50美元的價格收購希爾頓所有公開發行的股票,該價格比7月3日希爾頓股票收市價高出32%。此次收購完成后,希爾頓將成為黑石集團不斷增長的旅店業務的一部分。
10、私募基金KKR收購了美德州公用事業公司
全球第二大私募基金KKR收購了美國共用事業公司德州公用事業公司,其交易總金額高達450億美元。該交易的意義不只是創造了私募基金單筆交易的最高記錄,更在于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據悉,KKR將把德州公用事業公司分拆,將其完全私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