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廣東省衛健委集中出臺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指引,其中《廣東省商業服務區復工復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正式印發。 指引明確,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響應結束前,酒吧、舞廳、電影院、電子游戲廳、KTV、網吧、演出場所(館)、洗浴中心、拍賣、大型會展等人員密集區域暫緩開放;商場暫停母嬰室、兒童游樂場、室內娛樂場所服務;無法暫時關閉的,必須對全部公共設施進行消毒后開放。
全文如下: 【防控指引】廣東省商業服務區復工復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一、適用范圍 本指引適用于商場、寫字樓、超市、餐館、影院、娛樂場所、演出場所(館)、網吧、三星級以上酒店、農貿交易市場、旅館酒店、洗浴中心、月子中心、美容美發、洗染、攝影、家電維修、會展、批發、汽車(含二手車)交易、拍賣、物流、倉儲、園區、汽車拆解、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等場所。
二、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 各單位要處理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市的關系,以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為原則,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做好復工前評估,統籌推進生產保障和防控任務,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防止復工復市后疫情在商業區域傳播,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各單位要按照國務院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的《關于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商場和超市衛生防護指南的通知》(肺炎機制綜發〔2020〕60號)、《廣東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區分級防控工作指引(試行第二版)》(粵防疫指辦明電〔2020〕42號),結合本地分級情況,組織落實復工復市相關工作。
在我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響應結束前,酒吧、舞廳、電影院、電子游戲廳、KTV、網吧、演出場所(館)、洗浴中心、拍賣、大型會展等人員密集區域暫緩開放;商場暫停母嬰室、兒童游樂場、室內娛樂場所服務;無法暫時關閉的,必須對全部公共設施進行消毒后開放。
三、職責分工 各商業單位要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屬地業務主管部門要落實監管責任,屬地衛生健康部門負責疫情防控技術指導。
四、主要措施 (一)成立防控專項工作組。 各商業單位法定代表為疫情防控第一負責人,成立健康管理小組并同時設立健康管理責任人,應主動對接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組織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并部署實施,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與處理工作應急預案。
(二)做好復市前準備,評估后復市。 各商業單位在復市前分批次開展全員知識培訓,對不同崗位的培訓要有針對性,包含所有單位后勤工作人員(保潔、輸送人員)。同時做好復工前防控物資準備,包括防護、消毒等用品,對每個員工做到“8個一”:一個健康檔案,一測體溫,一戴口罩,一設觀察室,一致電(發現發熱者致電醫療機構),一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一次健康教育,一強化人文關懷。 各商業單位要對本單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綜合評估,重點包括防護物資儲備、人員培訓、規章制度,評估后復市。
(三)提前摸底,實行健康狀況報告。 提前對員工摸底調查,了解抵粵務工人員近14天內行程,有無到疫情高發地,有無接觸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對工廠公司返崗人員數量、計劃出行時間等情況進行統計,做好上崗時間、健康監測、防疫物資等銜接工作。 實行健康狀況報告。各商業單位要設立可疑癥狀報告電話,員工出現發熱、呼吸道癥狀時,要及時向本單位如實報告。要每天匯總員工健康狀況,向當地疾控部門報告,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并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四)設立臨時醫學觀察點。 各商業單位根據員工數量和場所等實際情況可設置一定數量的臨時醫學觀察點和單獨隔離觀察間,臨時醫學觀察點用于初測體溫≥37.3℃員工的體溫復測和待送員工停留,單獨隔離觀察間用于不需要在醫院隔離的具有發熱等癥狀人員的隔離觀察。原則上:觀察點要設在相對獨立、通風良好的房間(可利用企業現有醫務室),需配備1-2名工作人員,負責體溫檢測和發熱人員的管理,并配備紅外測溫儀、水銀溫度計、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消毒紙巾、醫用乳膠手套、快速手消毒劑、84消毒劑等物品,有必要的配備木制或鐵制椅子,不宜配備不易消毒的布質材料沙發,不能使用空調系統。 臨時醫學觀察點的工作人員需穿戴工作服(白大衣)、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醫用乳膠手套。
(五)嚴格落實健康檢查和健康登記。 返工后14天內為特別防護期。對返工返崗人員應立即進行健康檢查和登記。健康檢查內容包括發熱、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癥狀,有醫務室的單位可自行開展健康檢查,無醫務室的單位由掛鉤的健康體檢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并將健康檢查結果登記在健康登記冊中。特別防護期內應每天測量并記錄體溫,做好每日健康記錄。在特別防護期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癥狀的員工應立即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無需留院觀察者,應在用人單位設立的特別觀察區/點觀察,直至癥狀消失。 返工14天后為一般防護期。一般防護期應做好以下常規防護措施:設立健康管理員,以班組/科室為小單位,每天開展健康篩查,重點篩查有無發熱、咳嗽等癥狀,并如實記錄。員工如出現發熱、乏力、干咳及胸悶等癥狀,立即安排就醫,并電話告知當地疾控機構或街道/社區居委。
(六)環境衛生要求。 1.強化室內通風。加強各場所室內空氣流通,首選自然通風,盡可能打開門窗通風換氣。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應嚴格按照《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集中空調系統管理指引》要求執行。 2.加強重點場所清潔消毒。嚴格按照《物業管理區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試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公共電梯(扶梯)清潔消毒工作指引》等要求,加強商區辦公場所、食堂、衛生間、垃圾廂房、電梯等重點場所清潔消毒。 對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如電梯間按鈕、扶手、門把手、公共桌椅座椅、公共垃圾桶、購物籃、購物車、臨時物品存儲柜等),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濕巾進行擦拭。建議每天至少在營業前消毒一次,可根據客流量增加情況適當增加消毒次數。
(七)做好對賓客的健康宣傳與日常排查。 各商業單位在醒目位置張貼并宣傳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告知顧客服從、配合公共場所在疫情流行期間采取的各項措施,所有人佩戴口罩;餐飲、住宿、商超、洗浴、美容美發等行業與顧客接觸較多的工作人員,需要注意在上崗時佩戴手套;有條件的超市工作人員可配護目鏡。 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入口處設立體溫監測崗,對顧客及車輛內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對有發熱(體溫超過37.3攝氏度)、干咳等癥狀的顧客,不得入內,建議其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八)減少聚集性活動。 各商業單位制定合理的人員路線和分流措施,視情況適當控制進入顧客人員的數量,商業單位內外避免出現人群聚集。疫情防控期間不宜舉辦多人參加的會議、集體培訓、聚會等,必須舉辦的可通過視頻、網絡等形式進行。提供餐飲服務的機構(含單位食堂)要根據疫情分區分級防控要求進行管理。所在縣(市、區)為高風險地區的暫停堂食,采用打包送餐到人的辦法;所在縣(市、區)為中風險地區按照《廣東省餐飲服務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開展堂食服務,分批就餐,控制同時就餐人數,就餐飯桌和座位增加距離。 從業人員與顧客服務交流時宜保持一定距離(1米及以上)和避免直接接觸。商場快遞交接優先考慮網絡下單付款和使用快遞柜辦理交接。商場快遞交接優先考慮網絡下單付款和使用快遞柜辦理交接。超市從業人員與顧客交流時不得摘下口罩,顧客在超市內要一直佩戴口罩。
五、出現疫情后防控措施 復市期間如出現感染病例,應按照政府部門要求及時有效的開展相關防控措施。相關要求可參考《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試行)的通知》《企事業等集體單位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預案》。
(一)出現散發病例。出現散發病例后,各單位進入特別防護階段,應提高監測防控力度,配合疾控機構做好密切接觸者的搜索與管理,并做好終末消毒,在當地衛生健康部門的指導下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二)出現2例及以上聚集性病例。應由疫情防控專家評估后采取相應管控措施。
附件:
1.商業服務區集體單位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預案.docx 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商場衛生防護指南 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超市衛生防護指南 4.物業管理區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試行) 5.預防新冠肺炎口罩使用指引 6.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指引 7.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共電梯(扶梯)清潔消毒、工作指引 8.個人防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 9.普通家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 10.外來務工人員返粵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 11.居民社區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清潔消毒指引(第一版) 12.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專業消毒作業人員個人防護指引(第一版) (附件2至附件12請登錄省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下載)
點擊查看原文:廣東省商業服務區復工復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