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拉:回饋改革開放 做中國強大的零售商
在11月18日舉辦的“流通•廣東三十年”回顧與展望高峰論壇暨“粵商風云三十年盛典”活動上,晚宴上的“粵商風云三十年盛典”的廣東流通業三十年的人物和企業頒獎活動成為一大亮點。家樂福中國區副總裁、華南區總裁貝多拉獲選成為“廣東流通業三十年優秀人物”,以下是本網的獨家專訪。
與5個月前忙于奔波在政府、消費者之間焦躁不安的情緒相比,現在的貝多拉氣色明顯好了很多。"中國現在是非常開放的,政府非常重視溝通和交流,這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最重要體現。"在記者面前剛一坐下,這位家樂福中國區副總裁、華南區總裁便迫不及待地表達了對中國政府的贊譽之情。貝多拉知道,沒有中國的改革開放,就不會有家樂福今天在中國的118家門店。為回饋改革開放,"家樂福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要在中國成為強大的零售商。"
受益中國改革開放 仿效中國政府管理架構
從法國而來,家樂福面對的是完全陌生的一個國度,這個國度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每個地區之間的差異明顯,如何讓商業模式適應中國各個地區的發展,這是一個不小的難題。"家樂福要學習怎么理解中國的文化,怎么與政府溝通,怎樣與當地的供應商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
家樂福是聰明的,這點從仿效中國政府的架構建立起自己的管理架構上可以看得出來:開設中國總部,下面再設四個大區,接下來是各個小區,仿照中國的行政區劃職能劃分。由總部制定總體的發展戰略和計劃,然后由大區分別安排具體的實施細節,再到小區進行具體的執行。"這比家樂福在歐洲的架構要復雜的多。"盡管復雜,但貝多拉表示這對于中國的國情來說是非常適合的。
當然,貝多拉也坦承家樂福在中國還沒有做到百分之百的中國化,某些關鍵的如工程、采購等職位,仍然由外籍人士來擔任,60-70名外籍人員管理著全國50000多名職工。"這樣與法國總部溝通起來比較容易。"在家樂福,負責與供應商溝通的商品營銷員99%是中國人,門店的員工95%是中國人,負責市場營銷的人員同樣是中國人,"這樣才能傳遞出更適合于中國消費者的信息。"
回饋改革開放 做強大的零售商
嘗到了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好處,家樂福總是希望能夠尋求適當的機會回報中國政府和人民。2年前開始籌備的節能店、今年推出的農民直采項目、推行供應商聯合發展項目和對四川災區的捐贈,都是家樂;仞佒袊恼\意所在。
農民直采項目,是家樂福與國家商務部共同商討合作的結果。直接到產地跟農民采購,省去了中間的經銷商環節,平均可以提高30-40%的采購價格,幫助當地農民改善生活水平,且能降低商品在家樂福的售價。
而節能店的開設,同樣是家樂福在華推廣的重大項目之一,今年在武漢開出了第一家門店,家樂福也成為了在華首推節能店的外資賣場。"在家樂福的節能門店里,每月年能節約20-30%的能源。"貝多拉表示家樂福所有的中國門店都在進行節能改造,并正在加緊研究水和太陽能的循環利用。
在眾多國家工作過的貝多拉,對于中國政府重視食品安全的嚴謹態度非常肯定,這也是促使2004年成立家樂福中國食品安全基金會的原因之一。"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家樂福與中國政府的溝通是非常順暢的,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也同樣給予了很多的協調和幫助,這讓我們非常感激。"建立食品安全溯源體系,組織歐美的專家進行學術方面的引導,將學術方面的成果通過農民直采項目推廣到農民生產層面,再通過2005年開始在全國推廣營養周活動,將這些營養知識和食品安全意識貫徹到消費者的層面。"這是一個食品安全的系統工程,家樂福一直希望能夠做到。"貝多拉說。
感慨多元化的結合
2000年來到中國的貝多拉,已經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北至烏魯木齊,南至海南,令他感受最深的,是中國這樣一個在飲食、消費、生活習慣存在如此大差異的國家,卻能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下,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快速發展著。而在貝多拉看來,家樂福能在中國取得成功,很大程度是因為跟著政府的步調一起走。
談到家樂福下一步的重點,家樂福將會把重點放在如何讓商業模式更加適應中國的二、三線城市,更多的訓練家樂福中國的靈活性和適應能力。
對于全球金融海嘯,貝多拉表示家樂福是大賣場,經營的是日常消費品,金融海嘯可能會影響時尚消費,不過對日常消費來說影響不大。且由于金融危機大多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信心,而中國近幾年來經濟的快速增長,政府給予了人民比較強的信心,所以暫時來說對中國的影響不大。
在經歷了收購家廣超市里廣百25%的股份,又再度與廣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框架后,停滯了近2年未在廣州開出新店的家樂福將在明年于廣州開出新店。"明年將在華南開出5-10家新店,其中將包括廣州和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