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能帶給你一種落葉歸根的感覺,是慈母手中的線,抑或是一碗熱騰的米線?
對王勝連來說,米粉就是他的根。“每次回到桂林,無論多晚多累,總要來碗米粉。這也許是所有桂林人的心聲。”

王勝連 地地道道的桂林人 狀元王過橋米線品牌創始人
2012年開出第一家狀元王,目前已擁有22家連鎖直營門店。

每年2家門店的拓展速度,在行業賽道里算是個“緩慢型”選手。和其他品牌比,狀元王也少了常規的宣傳推廣,哪怕是即將推出的副牌,也是計劃“低調”開業。
王勝連希望,狀元王可以像個馬拉松選手,堅韌持久,循序漸進。
一碗粉的情結 從加盟到做品牌
為什么是過橋米線,而非桂林米粉? 米粉、米線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做法和口感略有差異,但實屬同宗。據古烹飪書《食次》記載,米線叫“粲”,宋代稱“米纜”,明清又名為“米糷”,經久發展成現今的云南米線和南方各地區的米粉。 粉于南方人而言,是家家戶戶里早餐或小吃必不可少的食物,由于缺少神秘感,在上個世紀,粉單品的連鎖品牌并不多見。步入千禧年后,中國餐飲市場發展提速,得益于中式快餐的崛起,粉面品類也迎來了發展的熱潮。 從前印象中的街邊夫妻小檔,變成時尚亮堂的連鎖經營。寬敞舒適的店面,詩情畫意的設計,熱騰香濃的米線,一下子打動了正在東莞制造業打拼的王勝連。“原來云南的米線是這么做的,當時讓我一股熱血地想做餐飲。” 帶著滿腔的米粉情結,王勝連加盟了一家連鎖米線品牌。2006年,在深圳開出了第一家餐飲店。由于生意紅火,王勝連信心滿滿地又接連開出了兩家加盟店。然而隨著消費市場的變化,盈利空間的壓縮,門店也逐步持續虧損。
“第一家店盈利得太快,讓我產生了做餐飲不難的幻覺。當時的經營也沒有事必躬親,現在看來,失敗是必然的。做餐飲想著‘只出錢不出力’是不可能的。做了五年的米線,我想做自己的品牌。” 圖片
失敗的啟示錄 不求速度地潛心內修 做品牌,先要有好的內涵。一碗過橋米線的內涵,米線、熱湯、佐料,熱湯是靈魂。 2011年,王勝連帶著伙伴遠赴北京、山東等地拜師學習湯底湯料的制作。從湯料、火候、味道下功夫。“熱湯必須湯鮮味美,配著米線才能吃出那份喜愛。”

靈魂有了,“家”安何處?十年前的購物中心讓商家趨之如騖,名不經傳的品牌幾乎難以邁進商場的大門。王勝連瞄準廣佛深的購物中心,憑借著膽識和機緣,2012年5月,第一家自己的米線店順利在順德容桂天佑城開門迎客。

圖丨狀元王 · 1.0代門店
“以過橋米線勵志而溫暖的故事取名,希望為王一方,也提醒自己必須全力以赴。”第一代的狀元王并沒有太注重店面的裝飾,菜單上的種類也不多,幾款主打的過橋米線和飲品,卻贏來了不少回頭客。 王勝連隨后在中山又開出了一家分店,相同的店設卻生意寥寥,配合外賣、各種合作方式也毫無起色,這家折損的門店讓王勝連深深體會到定位和選址匹配的重要性。過去的3公里客群選址方式,在大數據的影響下已經發生了變化,沒有品牌相應,再好的選址也是白搭。
總結了失敗經驗,王勝連放緩拓店的速度,潛心做產品,深化店鋪運營。“2016年以前,我們的門店都是復制式的經營,小心翼翼地探究著成功與失敗的細節。2017年,狀元王的第2.0代門店才定下來,店面選址、產品研發、店鋪裝修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升級,品牌的影響力得到逐步的提升。” 出圈的秘訣 好吃+好的體驗
近幾年,米線單品類發展可謂處在風口位置,市場上涌現了多個米線品牌,也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根據相關機構數據顯示,2019年中式快餐餐廳數量達到257.3萬家,粉面店的數量合計超過25%,粉品類的門店數占比8.9%。
粉作為百家日常飯的食物,如何讓這道“家常菜”來得更有儀式感?“過橋米線”藏著王勝連的小心思。 相較于米粉而已,過橋米線的吃法更為講究。“蒙自過橋米線傳統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云南吃一碗地道的過橋米線是一點都不能馬虎。滿桌的碟子,放菜也有先后之分。” 在趕節奏的都市生活里,狀元王還原了在云南吃米線的慢時光。 優質母雞入料熬煮高湯作湯底,盛放在碟盤格子里的各種輔料,按葷菜、蔬菜依次倒入高溫湯底燙熟,再用筷子挑入米線,完成“過橋”的工序。這是過橋米線蘊含的飲食文化,也是狀元王帶給食客的消費體驗。

狀元王肥牛過橋米線

野山椒牛肉過橋米線
大數據讓經營創新有了更多玩法,也加快了品牌迭代的速度。在米線的賽道上,突圍而出實非易事,狀元王用了十年時間,漸漸跑出了自己的路線。“粉是百家日常,我認為是不存在什么秘方,做好出品,做好服務就是品牌經營的良方。”
未來規劃 強化企業管理 不少餐飲人始終認為,餐飲是“越做越難做,越難做越愛做”的行業。為了懂行,需要餐飲人孜孜不倦地學習,去應對消費市場的需求變化。

狀元王3.0門店
今天的狀元王已然是第5.0門店,22家門店遍布廣州、佛山等地,幾乎每家店面都有自己的裝修風格,菜品也增加至40+個,以滿足各種客群的需求。

狀元王5.0門店
王勝連笑稱自己是個“愛折騰”的餐飲人,總熱衷于各種形式的學習和分享。“ 創始人的志向和精神影響了企業的發展方向,與時俱進的思想和知識才能帶領團隊走得更遠。”
送走了2020年,大部分品牌在今年年初都定下了拓展提速的目標,狀元王也把一系列的工作提上日程。

日漸豐富的菜品
“狀元王今年會適當放緩新店拓展的步伐,把重心放在內部管理上,讓團隊更具競爭力,產品也將有一次全面升級;同時我們對內實行合伙制,對外試行聯營合作制。旗下的新副牌也將在5月正式亮相開業,以探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編者語
我們總說隔行如隔山,萬事開頭難,但是跨界做餐飲的后浪一直推著前浪翻山越嶺。看來,做餐飲,不僅要辨行情,善經營,也要有進退有度的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