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近日走訪各大超市發現,部分速凍產品出現“空柜”現象。隨著產品熱銷,各大廠商出現缺貨、斷貨現象。為緩解供需矛盾,政府、企業與行業都在積極想方設法保產穩供。 事實上,除了速凍產品供不應求,方便面、自熱食品、螺螄粉等“宅家”食品都備受追捧。業內人士表示,疫情下,快消食品賽道中的各大選手紛紛發力,但誰能延續疫情期間的火熱,還有待觀察。 偶爾有斷貨 “春節之后,速凍食品特別是速凍餃子經常會有顧客大批量搶購的情況。”北京市物美超市蒲黃榆店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事實上,疫情暴發以來,速凍食品銷量陡增,據思念食品統計,其銷量增長超過往年同期20倍之多,甚至連大賣場的需求量也較往年同期增加了80%。 由于居家防疫使得消費模式改變,進而刺激了速凍食品市場需求增長,部分超市偶爾出現斷貨現象。記者走訪幾家大型超市后發現,這些大型超市基本可保證供應速凍食品,但速凍食品種類不夠齊全,有時會出現斷貨現象。部分商品在上午時段基本供應充足,下午或晚上時段又會出現斷貨現象。 除了線下超市供貨緊張,線上電商也出現速凍食品供應不足。在天貓、京東、蘇寧等平臺搜索速凍食品時顯示貨源充足,但當選擇目的地為北京時,則顯示部分產品已售罄。 此外,記者在盒馬、每日優鮮等生鮮平臺下單時發現,部分速凍食品顯示“今日售完”。截至目前,三全食品天貓官方旗艦店,多款水餃產品出現部分地區售罄的現象;安井食品天貓官方旗艦店在售米面速凍產品也紛紛打出了“預售”標記。 “速凍食品的最大優勢在于其烹飪上的方便性。疫情期間,居家消費旺盛,在烹飪食材相對比較貧乏的情況下,速凍食品自然成了剛需性品類,由此推動該產品整體的銷售火爆,無論線上到線下,都是一包難求。”中國食品產品分析師朱丹蓬稱,這也只是特殊時期一個階段性的表現,疫情過后情況將有所好轉。 產能在恢復 “由于疫情期間存在員工返崗難、上游原材料工廠生產不足、物流配送不暢、防疫物資短缺等問題,使企業的產能恢復受到影響,進而加劇了產品供應失衡的局面。”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 據了解,目前思念食品全國五大生產基地已有21條生產線開工,日產能1100噸左右,但僅為往常的40%,無法滿足節后突然爆發的市場需求。安井食品各地工廠自2月15日起陸續復工,目前產能僅恢復2/3左右,工人也未100%返崗。 朱丹蓬表示,因為復產復工是一個鏈條式的,單獨某個企業復產復工不夠,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復產復工,整個供應鏈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上游企業的復工率也影響著速凍食品的產能恢復。以思念食品為例,該公司有關負責人透露,在現有產能要求下,原材料供應可以基本滿足公司生產需要,但在河南信陽、南陽等地,尚有1/3的包材企業沒有復工。 為緩解速凍食品行業供需矛盾,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都在設法解決問題,積極推動復工復產,增加產能。之前,河南省商務廳向思念食品、萬邦物流等17家河南商貿流通企業、食品企業發放首批共計2000張B級通行證,用于10大類生活必需品運輸,持證企業的車輛在河南省內“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綠色通道通行”,解決了當前的運輸難題。 海欣食品方面表示,截至目前所有生產基地均已復工,成品產能恢復率超過80%。安井食品曾表示,2月中旬公司旗下工廠陸續復工生產,目前公司六大基地已經同時在生產。 誰贏到最后 在宋清輝看來,因疫情影響,到家業務、社區生鮮等為速凍行業帶來新的購買渠道,也擴大了新消費群體的增長。憑借產品本身的便利性與美味度,將進一步提升用戶教育程度,提高家庭滲透率。 除了速凍食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無論是線下商超還是電商平臺,方便面、螺螄粉、自熱火鍋、即食煲仔飯等半成品速食也受到“宅家”消費者的廣泛追捧。“速食行業在偏好提升情況下,有望迎來賽道擴張的紅利期。”宋清輝表示。 那么,速食行業下面諸多細分賽道上的選手,誰會跑出最佳戰績?淘寶數據顯示,1月20日-2月2日期間,自熱方便食品在熱銷產品中排名第二,自熱米飯的銷售同比增長高達257.09%,甚至超過方便面平均133.34%的增長。突然迎來銷量爆增,除了線下商超、便利店等出現供不應求現象以外,淘寶、京東等線上渠道也都出現斷貨的現象。 業內人士指出,自熱方便食品需求爆發帶來的不僅是短期效益,更是品類長期增長的契機。這輪爆發擴大了自熱方便食品的受眾規模,迅速打開了全國消費者對自熱方便食品的認知;同時,自熱方便食品更深入地滲透到了消費者生活之中,助推其從網紅爆款到日常消費品的屬性轉變。 記者在淘寶、京東等購物平臺上搜索發現,在多家螺螄粉旗艦店中,螺螄粉產品均處于預售狀態。業內人士表示,螺螄粉熱賣主要是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宅家”需求旺盛,一方面螺螄粉相比方便面味道更好、產品更健康;另一方面因疫情影響工廠產能跟不上,物流也相對滯后,導致供不應求。 朱丹蓬認為,這些疫情期間的“舌尖美味明星”,誰能借助疫情積攢的好口碑、高人氣,疫后繼續在食品食材、口味特色、消費場景延伸上做精做優,實現研發成本、商品價格、特色口味融合統一,誰就能觸達更大眾的消費群體、提高消費頻次,有望成為終極贏家。 |
|
原標題:速凍食品供不應求,“宅家”食品誰是贏家? / 編輯:麗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