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證券 2月7日,中信證券發布微信文章“疫情影響之化妝品:沖擊短暫,成長明確”,文中指出:疫情對化妝品消費短期沖擊明顯,影響幅度“CS零售>線下經銷商>線上零售商&TP>品牌商>研發/生產商”。 細分看疫情對化妝品行業的影響: 不同品類受影響幅度:彩妝>護膚品>日化;彩妝中,唇妝>底妝>眼妝;日化需求剛性,且殺菌類洗護產品需求增加,受益程度:殺菌類>清潔類>沐浴類。 從渠道看,疫情將推動化妝品消費進一步向線上轉移,經銷占比高的企業短期所受影響相對較小。 從產業鏈看,不同環節受影響幅度:CS零售>線下經銷商>線上零售商&TP>品牌商>研發/生產商。 中信證券指出,結合草根調研和疫情控制的進展,預計3、4月份,化妝品線上、線下消費有望相繼反彈;中長期看,化妝品賽道“寬”且“長”的趨勢不變。 中長期看,消費分層背景下各階級的消費升級是化妝品增長的根本驅動力,信息媒介變遷、電商渠道的發展是重要推動力量,稅收、產業政策等進一步催化。預計化妝品行業仍將保持高景氣,未來3年CAGR+10%~13%。 凱度(Kantar) (注:CTR 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和 Kantar 集團合資的股份制企業) 2月17日,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旗下凱度消費者指數(Kantar Worldpanel)發布的微信文章《新冠疫情對快速消費品市場的影響速報》指出,以2019年2月2日~8日作為2019年的春節周,2020年1月25日~31日作為今年的春節周。 今年春節前兩周銷售同比總體增長了15%,遠高于2019年全年5.3%的增速。但是隨著1月23日武漢封城,各地政府建議居民減少外出聚會和旅行,春節這一周快速消費品市場迅速下跌24%,緊接著春節假期延長的第二周,銷售額同比下跌41%。根據初步的判斷,春節前后四周快速消費品市場規模下跌超接近12%。 按細分品類看: 日化類產品相對季節性并不明顯,但今年春節因為疫情影響,部分品類在春節期間銷量的大幅飆升。由于消毒防護的需要,消毒劑與84消毒液類產品在春節兩周的銷售額飆升。勤洗手是預防病毒關鍵的一步,洗手液及便于隨時消毒和出入公共場所的濕紙巾和手帕紙也有爆發性的增長。相信隨著消費者衛生習慣的進一步養成,這些品類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對護發產品的需求有了明顯下降,洗發水和護發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而染發劑和定型產品的下滑更為明顯。當然如果疫情可以在旺季前結束,對這些品類的影響還是可控的。美妝品類也面臨嚴峻挑戰,護膚品、彩妝和香水的銷售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2月7日,凱度咨詢(Kantar)發布微信文章《疫情之下,各行各業的危與機(二)——零售篇》,文中指出,此次疫情對零售行業造成了直接沖擊,但便利店、無人店與自動販賣機等實體零售,各類電商,以及線上與線下的整合零售都出現了新的機遇。 凱度咨詢指出,從短期來看,部分渠道與業態的消費需求提升明顯;就長期而言,這次挑戰對培養新的消費習慣、開啟新的藍海、促進商業轉型與升級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以百貨與購物中心為例,凱度咨詢認為:短期來看,由于疫情導致的客流減少會在不同程度上對實體百貨和購物中心的生意產生影響。而就長期而言,這可能是這些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強線上推廣和新工具應用、加快融合線上線下、充分挖掘會員數據的最佳契機。 線上商城、官方微信賬號、微信小程序等百貨或者購物中心自有線上平臺的重要性在今年將得到凸顯。會員關系管理、數據深度挖掘、個性化產品以及促銷定制、實現高價值高質量的會員和銷售增長將會成為核心策略。體驗式消費依舊是線下消費的主旋律,不過,如何利用新技術打造沉浸式線上購物體驗也是值得探討的一個話題。 國泰君安證券 2月5日,國泰君安證券發布報告《零售:從SARS期間消費表現看疫情對零售行業影響》。 報告指出,此次疫情在春節旺季期間,影響可能較2003年的 SARS 更大,可選消費尤其服裝、珠寶等;食品等必需消費相對平穩。對零售企業而言單季度的利潤增速可能受到較大影響,但疫情僅短期沖擊,不改行業發展趨勢,頭部企業競爭優勢將更加明顯。此次2020年新型肺炎疫情對SARS時期相比,國家經濟發展階段、疫情特點(更快、更急)、消費結構都有較大差異,電商等線上新型消費受影響較小,有望進一步加快發展。 此外,2月17日,廣發證券發布的報告《積極布局優質消費龍頭》中指出,認為在疫情結束后,運動服裝行業的高景氣度將繼續,行業集中度將繼續提升。龍頭餐飲受益于行業供給收縮,啤酒行業現飲渠道受到的沖擊僅是陣痛。 2月15日,美國投資研究機構 Sanford C. Bernstein 的奢侈品行業分析師 Luca Solca 回復《紐約時報》的郵件稱:制表行業尤為依賴中國市場,“甚至達到了銷售額的50%之多,冠狀病毒的進一步擴散,將對他們造成極為嚴重的沖擊。” 2月7日,美國投資銀行 Jefferies 分析師 Flavio Cereda 接受《紐約時報》采訪稱,按不變匯率計,原預計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場的增長5%,但受到中國疫情的影響,預期下調至增長1%。“差額將達到120億歐元,而事實上這一影響可能持續一整年”,據他預計,第一季度,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支出將下滑35%。 小沃近期的報道中,雅詩蘭黛,Ralph Lauren、Under Armour、Moncler 等國際時尚奢侈品企業相繼發布了本次疫情對銷售影響的預測,一些公司還下調了2020財年全年業績預期,詳情如下: 雅詩蘭黛集團表示,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集團將2020財年每股收益預期從5.85~5.93美元區間,下調至5.60~5.70美元。集團還將銷售增長預期區間的下限從7%下調至6%,上限仍保持在8%。 美國輕奢集團 Tapestry 指出,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導致集團中國大陸市場業務受創嚴重,許多門店暫時停業,2020財年下半年銷售額可能下滑2~2.5億美元。如果疫情進一步擴散,對全球零售大環境造成影響,集團業績也可能因此而遭受更大的打擊。(詳見:Tapestry集團最新財報:Coach助力凈利潤增長超出預期;疫情損失初估在2到2.5億美元) 美國奢侈品集團 Capri Holdings Ltd. 表示,受中國疫情影響,將第四季度和2019/2020財年全年營收預期均下調約1億美元。(詳見:Capri集團最新季報:Versace助力業績超出預期,疫情損失初估為一億美元) 美國奢侈品集團 Ralph Lauren Corp(拉夫·勞倫)指出,此次疫情將對2019/2020財年第四季度銷售業績造成5500~7000萬美元的負面影響,另外考慮到中國、日本和韓國的現狀,此次疫情將對亞洲市場第四季度的營業利潤造成3500~4500萬美元的負面影響。(詳見:Ralph Lauren中國大陸門店已暫時關閉三分之二,疫情的負面影響或高達7000萬美元) 英國奢侈品集團 Burberry(博柏利)表示,受疫情影響,將下調本財年全年業績預期。(詳見:受疫情影響,Burberry 宣布將下調本財年全年業績預期) 美國運動服飾品牌 Under Armour(安德瑪)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將對2020財年第一季度亞太市場的銷售業績造成5000~6000萬美元的不利影響,2020財年全年凈銷售額預計將呈低單位數下降。 加拿大高端戶外品牌 Canada Goose(加拿大鵝)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也下調了公司2020財年全年預期。 意大利奢侈品牌 Moncler(盟可睞)表示,受疫情的影響,對2020財年預期持謹慎態度,集團首席供應官 Luciano Santel表示,“疫情對 Moncler過去兩周的中國業務影響很大,現在形勢十分嚴峻。” Moncler 稱,疫情爆發以來,Moncler中國門店的客流量已經減少了80%。(詳見:Moncler 2019年財年銷售同比增長15%;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門店客流量減少80%) 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 LVMH 主席 Bernard Arnault 在年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如果疫情只延續一小段時間,能在未來2~2.5個月解決,那就不會很糟糕,如果延續兩年,那就完全不一樣了。”(詳見:直言不諱!LVMH集團主席 Arnault 在最近電話會議上的發言實錄) 法國奢侈品巨頭開云集團(Kering)指出,疫情對于集團業務的影響在于,旗下品牌門店客流量嚴重下降,一半以上的門店暫停營業。但由于今年農歷新年提前,所以集團很難將年初經營數據與往年進行比較,得出確切的損失數據。(詳見:開云集團 2019年報:銷售額突破 150億歐元大關,Gucci 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法國美妝巨頭歐萊雅集團(L’Oréal Group)指出,新冠病毒的恐慌“將對中國美容市場產生暫時影響,因此也會對歐萊雅集團在中國的業務和亞洲的旅游零售業務產生影響,盡管現在評估還為時過早。 |
原標題:疫情對中國零售業影響有多少?這14家專業機構匯總,看完驚呆 / 編輯:烙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