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地產(00101.HK)昨日發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在截至6月30日的6個月內,集團收入同比下滑19%至51.5億港元,凈利潤則大漲22%至46.89億港元。
對于收入下滑的原因,恒隆地產稱主要受物業銷售收入下降影響,但高端商場租賃物業總收入則錄得7%的增幅至41.18億港元,超過分析師預期。
報告指出,內地經濟數據持續向好,帶動物業租賃的增長,但中美貿易戰的暗涌為經濟前景帶來不明朗因素。在內地的主要城市,有跡象顯示不少品牌選擇于優質的商場開設新鋪,或搬遷至更優質的商場,恒隆地產將從中受惠。
據最新研究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內地消費者的信心水平達新高,加上為應對關稅下調,品牌采取更積極的定價策略,未來集團將通過優化租戶組合、推行多項資產優化計劃,加強與顧客的關系,以保持長遠的競爭力。 ![]()
圖為恒隆地產上半年主要業績數據
其中,集團位于內地的八個商場租金收入增加2%至人民幣13.67億元,主要得益于去年完工的大型資產優化計劃,以及上海恒隆廣場的租金收入及零售額持續錄得強勁增長。
于2001年開業的上海恒隆廣場租金收入同比增長7%至人民幣7.63億元,主要受奢侈品行業消費回暖及與租戶共同開展更多推廣活動影響,零售額大漲15%,商場的租出率上升八個百分點至97%。
上海恒隆廣場購物商場地處核心商圈靜安區南京西路,是中國最早開幕的高端商場之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恒隆都是上海富人購買奢侈品的不二之選,同時也是“奢侈品零售的風向標”。
據時尚頭條網早前報道,上海恒隆廣場商場的整個地庫于2016年3月關閉以進行優化,并自2017年1月起分階段重新開業。目前已有約30個品牌進駐地庫,其中大部分更是首次在恒隆廣場商場亮相。
翻新后的恒隆商場突出了頂級奢侈品牌資源優勢,以此與其他高端商場拉開差距。目前恒隆匯集了數量最多、面積最大的頭部奢侈品牌店鋪。
受奢侈品行業消費回暖及與租戶共同開展更多推廣活動影響,期內上海恒隆廣場零售額大漲15%。據悉,Chanel已經擴展店面2次,以展現品牌的全線產品。Louis Vuitton之家則橫跨五層,也是中國內地首家。Prada店鋪從兩層樓擴充到四層樓,Dior精品店則擴大為三層高的旗艦店Dior Maison,以及Giorgio Armani、Bottega Veneta等品牌都是目前上海最大的店鋪,進一步鞏固了恒隆廣場商場作為高端品牌集中地的定位。
據悉,升級后的恒隆地產將加強客戶關系管理,于去年第三季起率先在上海恒隆廣場推出顧客關系管理系統,并在兩年內陸續在內地所有恒隆廣場推出,首期投資額為1600萬元人民幣。
港匯恒隆廣場則因去年開展的為期三年的資產優化計劃,32%的可租賃面積因翻新而關閉,其租金收入減少9%至人民幣4.1億元,若剔除關閉的面積,其收入則增加1%,可比零售額減少5%。
位于沈陽的皇城恒隆廣場的租金收入與去年同期持平,錄得人民幣7700萬元,租出率下跌一個百分點至87%,零售額則同比下滑1%。
濟南恒隆廣場收入同比增加6%至人民幣1.41億元,租出率上升兩個百分點至94%,在租戶優化的積極影響下,該商場零售額大漲20%。
沈陽市府恒隆廣場租金收入減少16%,商場零售額下跌2%,在維持高端定位的同時,商場引入更多時尚及娛樂租戶,這些努力開始取得成效,租出率上升10個百分點至87%。
無錫恒隆廣場維持其增長勢頭,租出率上升三個百分點至87%,帶動租金收入增加18%,目前該商場可供出租的面積只有4%,關閉區域在翻新后將于2019年上半年重開,得益于租戶組合優化、奢侈品行業銷售增長及租出率上升,其零售額增幅達15%。
天津恒隆廣場的租金收入無增長,錄得人民幣9000萬元,租出率下跌一個百分點至86%。該商場于2014年開業,在首個租賃期結束后進行了大規模的租戶重組,引入更多生活及時尚租戶以優化組合,在此期間其零售額減少11%。
在財報發布的會議上,恒隆地產新任首席執行官盧韋柏在首次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他在過去的50天內到訪了恒隆旗下大部分項目,發現很多大品牌的對于中國的信心回來了,這意味著過去幾年商業地產比較艱難的時間過去了,未來恒隆應該更多地考慮如何把握機會,將線上線下互相結合,給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則表示,在過去6年中,全球主要品牌不是退出中國內地,就是減少拓展內地市場,但目前隨著經濟的恢復,這些大品牌開始重返,接下來會開始重新在中國布局,這對于恒隆未來幾年的業務將產生積極影響。
恒隆地產董事彭兆輝早前在接受時尚頭條網的專訪時強調,上海恒隆商場將花更多精力把握內地高端消費群體的需求和變化,提供更精準的服務,以私密乃至細微的整體服務提升消費體驗。
據悉,恒隆地產未來會在內地增加2個商場,目前昆明恒隆和武漢恒隆都正在施工,昆明恒隆已租出50%的商場可租賃面積,預計會在2019年中開業,而武漢恒隆也已開始招租,該項目將于2020年分期落成。
對于中美貿易戰的沖擊和由此造成的人民幣貶值,恒隆地產管理層將持樂觀謹慎的態度。此外,陳啟宗認為人民幣貶值以及奢侈品牌跟隨關稅下調而采取更積極的定價策略都會減少中國消費者到外國購物的欲望,且貿易戰或令中國更依賴內需,對于集團旗下業務將產生積極影響。
報告期內,集團在香港租賃物業組合的總租金收入及營業利潤均錄得3%的增幅分別至港幣19.47億元及港幣16.7億元,零售額同比增長10%,整體租賃邊際利潤率為86%。
其中香港商鋪組合的租金收入增加3%至港幣11.55億元,整體租出率上升四個百分點至97%,主要受益于整體商鋪組合的穩定租金上調,及銅鑼灣京士頓街9號在最后一期翻新工程竣工后開業的租金收入貢獻。
隨著內地游客的數量增加,香港零售市場已準備好重拾上升動力。在連跌24個月后,香港地區零售額自2017年3月份起已連續15個月錄得正增長,今年5月香港零售總額約為405億港元,同比大漲12.9%。其中,零售額升幅最大的是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上升23.8%至68.83億元。
整體而言,得益于政府對個人消費的持續鼓勵和對新零售行業多元化及拓展的促進,進一步推動了消費者對時尚奢侈品及潮流服飾品牌的需求。
據貝恩公司報告,2017年中國奢侈品銷售額達到人民幣1420億元約合220.7億美元,較2016年大漲約20%,創下自2011年以來最大增幅。貝恩駐上海合伙人Bruno Lannes表示,各大奢侈品牌下調中國市場售價,加上中國政府鼓勵國內消費,對于奢侈品市場的反彈起到了關鍵作用。
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歐洲地緣政治和治安環境的動蕩,以及中國奢侈品購物體驗的不斷優化、價差的縮小,中國消費者開始回流國內消費,這部分消費者將成為國內高端商場業績增長的關鍵動力。
對于2018年下半年,集團預計除上海恒隆廣場會延續強勁增長外,內地其它城市的業務也將進一步改善。與此同時,集團將繼續提升旗下物業組合的設施,租戶組合及服務水平,并在數字化營銷及會員計劃方面推出智能泊車、手機應用程式和移動支付等新舉措,以持續優化消費者體驗。
財報發布后,恒隆地產(0101.HK)股價昨日上漲0.85%至每股16.58港元,目前市值約為740億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