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7月12日,由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廣州市商務委員會、廣州商業總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廣州藍皮書:廣州商貿業發展報告(2018)》發布會在廣州舉行。 報告指出,2017年廣州商貿總體規模穩步擴大,商貿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0%,達9402.59億元,連續30年穩居全國各大城市第三位;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62164.66億元,同比增長12.0%,增速在京津滬穗深五大城市中與上海并列第一。 課題組預測,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突破10000億元,全年增長7.1%,約10071億元;商品進出口總值也將突破10000億元,全年增長3.7%,約10077億元。 廣州商貿總體規模穩步擴大 2017年,廣州商貿業規模持續擴大,商貿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02.59億元,同比增長8.0%,增速在京津滬渝穗深蘇杭八大城市中居第6位,比北京高2.8個百分點,比天津高6.3個百分點。 全市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62164.66億元,同比增長12.0%,增速高于上年2個百分點,在京津滬穗深五大城市中,與上海(12%)并列第一,高于北京(10.5%)、天津(7.1%)、深圳(10.1%)。全年完成商品進出口總額9714.36億元,同比增長13.73%,增速較上年提高10.63個百分點,比全國(14.2%)低0.47個百分點,比廣東。8.0%)高5.73個百分點。 廣州商貿流通發展位居全國前列 2017年,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30年位列全國各大城市第三,并且與第二位北京的差距有所縮小。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當于北京的81.2%,比上年提升3.1個百分點;相當于上海的79.5%,與上年持平;與天津、深圳、蘇州等城市相比,廣州繼續保持3000億元以上的領先優勢。 從其他主要商貿流通指標來看,廣州繼續穩居全國前列。2017年,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6583.69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三位;機場貨郵吞吐量233.85萬噸,全國排名第三,同比增長8.3%;廣州港口貨物吞吐量達5.90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萬標箱,達2037.20萬標箱,位列全國第四。 電子商務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2017年全市網上商店零售額786.68億元,同比增長19.3%,高于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1.3個百分點,與2016年同期相比增速有所放緩,但仍呈快速發展態勢?爝f業務量39.33億件,連續四年居全國第一。電子商務企業競爭力不斷提升,阿里巴巴、慧聰網、京東商城、卓越亞馬遜、蘇寧易購等一批國內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在穗設立區域總部,廣州酷狗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龍頭企業被認定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廣州華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28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國家和省示范企業數量均居全省第一。認定廣州市電子商務示范企業50家,比2016年增長9家。全市開展網絡銷售的電子商務企業超20萬家,其中,上市企業1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23家。廣州被評為國家移動電子商務試點示范城市、中國電子商務應用示范城市、中國電子商務最具創新活力城市。 跨境電商規模連續四年全國第一 2017年,廣州跨境電商進出口227.7億元,增長55.1%,連續四年位居全國第一。廣州海關共審核(驗放)255.4萬票跨境電子商務貨物電子清單,位列全國第三,是2016年的3倍;貨值6.3億元,是2016年的3.8倍。根據國家郵政局統計,“雙11”期間廣州寄發快件量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作為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廣州繼續大膽探索、創新發展,出臺跨境電商發展政策,商務、稅務、財政、旅游等多部門持續優化業務流程和服務,在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和廣州火車東站增加離境口岸,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未來:廣州建設新時代國際消費中心 廣州作為“千年商都”,如何應對新時代下的機遇和挑戰?《藍皮書》認為,應把國際消費中心建設作為廣州推進全球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實現由傳統國際商貿中心向新型國際商貿中心的轉變。 廣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應補齊中高端供給不足的短板,聚焦高端商貿資源,打造綜合體驗型購物天堂。著力培育消費新熱點,積極推進信息、綠色、旅游休閑、教育文體、養老健康家政等領域消費工程實施。促進消費領域互動融合和創新發展,特別是強化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間的融合互動,促進旅游、文化、購物、娛樂、健康、餐飲等行業之間的集聚和一體化發展。大力發展體驗經濟、時尚經濟、跨界經濟,支持商圈向消費體驗中心、休閑娛樂中心、文化時尚創意中心、產品和服務設計定制中心、消費業態和模式創新中心等綜合體驗方向發展。鼓勵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外貿新業態發展,多渠道擴大中高端消費品進口,豐富高端消費市場的供給。拓寬國際知名奢侈品牌引進渠道,積極培育本土知名時尚消費品牌。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