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第一商業網記者吳婕秋10月8日廣州報道)10月8日,被譽為“華南第一商圈”的天河路商圈首次對外發布商業指數。本次調查由廣州市統計局牽頭,會同天河區經貿局、統計局,天河路商會等單位聯合成立天河路商圈商業指數課題組,由天河路商圈管委會、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現代市場所與天河路商會聯合對外發布。 據了解,作為天河路商圈商業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該指數今后將定期每季度發布。指數的發布不但填補了天河路商圈長期以來缺乏系統研究數據報告的空白,也為商圈的未來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認為,天河路商圈首度發布商業指數的做法值得肯定,同時亦希望發布更多微觀指數,“比如商圈顧客購買力分析、顧客組成結構、客流進出分析等,這些具體數據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更具指導意義。” 商業指數由三級構成 作為廣州國際商貿中心的品牌區和核心區,天河路商圈也是全國商業規模最大的商圈之一。天河路商圈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商業總面積達140萬平方米,集聚近萬家商戶,其中國際一線和著名品牌200多個,每天客流量超過150萬人,2013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60億元,商品銷售總額約3300億元。 為了將本次商業指數調查做得既有代表性,又能較全面地反映天河路商圈商業現狀,商業指數由一個一級指數,3個二級指數和25個三級指數構成。其中,3個二級指數分別為成長指數、經營指數、購物指數,分別反映商圈的總體發展狀況及趨勢、企業的運營狀況及趨勢和消費者的意愿及滿意程度。 在商圈商業景氣狀況調查中,調研組還特別采集企業經營者樣本100個,包括批發業10個,零售業60個,住宿業10個、餐飲業15個,其他服務業5個,從而得出商圈商業景氣狀況指數為62的結論。 ![1.jpg]()
超七成消費者認為購物便利度高 數據顯示,在國內外需求增長放緩、總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天河路商圈商業指數高達56.2。 “我們這次參照PMI(采購經理人指數)和經濟景氣指數的設計思路,商業指數設立50為基準的榮枯線,高于50為商業形勢向好,低于50為商業形勢向壞,所以說這次天河路商圈的數據顯示具備較強的內生增長動力和較強的綜合競爭力。”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現代市場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此外,二級成長指數為52,經營指數為56,購物指數為62,均呈現明顯的向好發展態勢。尤其是購物指數最為突出。問卷調查顯示,超過七成消費者對商圈的購物便利度總體滿意度較高。 在購物指數的7項三級指數中,消費者對天河路商圈的購物便利度、購物舒適度、商業誠信度、商家服務和休閑服務均呈現較高的滿意度,指數均在60以上;對商圈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預期持樂觀態度指數也接近60。其中購物便利度指數在消費者購物指數最高,達64。 ![2.jpg]()
政府服務和管理的滿意度最高 在三級經營指數中,政府服務滿意度和商圈管理滿意度兩指數最高,分別為70和68,顯示商圈經營者對政府的服務和管理的高度認可。 近年來,市區兩級政府在商圈規劃指導、提升業態、完善交通、優化環境、強化營銷、加強管理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顯著的成效。如在完善配套,優化環境方面,積極推進城市家具、公共藝術小品、綠化等為一體的休閑生態景觀體系建設,美好商圈環境;加快推進商圈智能交通系統和停車誘導系統建設,提升商圈的便利性和通達水平;推進地下空間連接通道工程,優化商圈步行環境等。
在加強管理方面,天河區積極籌建“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探索服務行業標準化建設、全面提升天河路商圈的服務質量、打造服務業品牌。又如在加強商圈服務方面,促成天河路商會與新加坡烏節路商聯會、巴黎香榭麗舍管委會、英中貿易協會等建立合作關系,在天河路商圈內舉辦廣州國際購物節的大型節慶活動,整體推廣宣傳天河路商圈。 ![3.jpg]()
商圈經營者積極轉型升級 受整個經濟增速放緩和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天河路商圈的零售額發展指數、業務總量變化和商品價格水平變化三項指數相對偏低,分別為48、45、49。 為此,天河路商圈的經營者正在積極探索轉型升級。如加快電子商務的應用,積極開展網上銷售,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同時不斷調整休閑、娛樂、餐飲等體驗式業態比例,營造體驗式購物氛圍,增強文化體驗功能等。 據廣州市天河區經濟貿易局副局長張勇介紹,從天河城——宏城廣場——正佳廣場——萬菱匯——太古匯的地下連廊規劃已通過了審核,空中連廊的設想也在進一步推進中。“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天河路種植了桂花、玉蘭花等植物,營造‘流光溢彩、香印天河’的美景,同時加大對智能交通系統的改造力度,希望讓更多的消費者全方位體驗到購物的便利和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