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第一商業網記者 陳玫9月18日廣州報道) 尚未等到國慶之后的中華廣場調整方案公布,吉之島與中華廣場的談判已在昨晚突然宣告破裂。據知情人士透露,昨晚吉之島召開緊急會議后內部公布,將在今年年底前撤出中華廣場。而本網記者今天從中華廣場和吉之島處均證實了該說法,“雙方未能就新的租賃條件達成一致。” 新的租賃條件未能達成一致 據記者了解,已上所提到的“新的租賃條件”,其內容就是海印方面提出將吉之島的面積縮為僅剩下三樓的3000平方米,租金要求為300多元/平。按此條件,吉之島只能是將百貨部分撤出,僅留下相當于未來街市大小的超市面積,但卻要付出比現在多一倍以上的租金,且還要上到三樓,這樣的條件對于超市來說,可以說是非常苛刻,難怪乎雙方談判破裂,無法達成共識。 負責中華廣場項目的海印集團副總裁陳文勝表示,雙方談判未能繼續進行,“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中華廣場三樓肯定會開設超市,而吉之島撤出后的二樓部分將引進服飾類的專賣店。至于是否是與海印集團結成戰略合作伙伴的沃爾瑪進駐中華,陳文勝對此不置可否。 如此一來,在海印接手昌盛集團所持有的中華廣場6萬平方米面積后,中華百貨、吉之島兩大主力店將相繼黯然離場。海印集團總裁邵建明在接手中華廣場之后,已明確表示將不會經營百貨主力店,而眾多業內人士認為,吉之島雖然面積大、租金低,同時也占了中華廣場最好的位置,但鑒于吉之島為中華廣場帶來的客流,及其在中華廣場多年來的穩定經營和良好的品牌效應,邵建明與吉之島之間應該“有得傾”,雙方將會就租金和面積進行新一輪的談判,吉之島繼續留在中華廣場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海印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據悉,目前中華廣場每年租金大約在1.1億元左右,但海印承租后,卻要在今后14年內每年至少交出1.32億元的租金,如果不對場內商鋪進行調整以提高租金收入的話,就意味著邵建明將做賠本買賣。業內人士分析說,要調整商鋪,對小散戶動手的意義不大,最大可能且見效最快的就是拿兩大合約即將到期的主力店———中華百貨和吉之島超市開刀,因為主力店所占經營面積大,租金也較低。 中華廣場內部曾做過統計,吉之島為中華廣場帶來了近四分之一的客流。且由于吉之島定位高端,其已自動為中華廣場篩選了具有一定消費力的客流,對于中華廣場的旺場功不可沒。此次撤出中華廣場,相信對于吉之島來說也是無奈之舉。選點標準相當嚴格的吉之島,進入華南市場十幾年來,僅在廣州開出了2家分店,如今將關閉1家,對吉之島的影響也不小。不過好在已在今年加大擴展力度的吉之島,即將在本月25日開出其目前在廣東最大的店——東方寶泰店,面積為2.5萬平方米的綜合百貨超市。而位于廣州大道北的吉之島嘉裕太陽城店也將在今年開業。后續新店帶來的新生力,相信將會很快沖淡中華廣場店關閉帶來的不良影響。 而對于海印來說,此番大動干戈的調整,帶來了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同時調整百貨和超市兩大主力店,相信這在國內購物中心里是先例。”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吉之島不撤,海印接手中華的調整也只是“換湯不換藥”,對邵建明來說挑戰指數也并不高。以如此“苛刻的條件”將吉之島撤離中華廣場,相信海印也有了對應的方案。 接下來,海印面臨的不僅是引進怎樣的商家填滿“填滿”兩大主力店撤場后的商鋪面積,并且將其培育旺場,如何有效提高“單位產量”,將實際的租金收益提升上去,都將是一道不小的難題。業界也將拭目以待,邵建明在中華廣場將如何再創新的奇跡。“如果成功,對于全國的商業地產界來說,都將是非常震撼的創新之舉。”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