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第一商業網記者 吳婕秋8月16日廣州報道)廣州最大單體民營百貨“美東百貨”易主一事最終塵埃落定。8月16日,廣百股份宣布將進駐美東百貨原址建和商業廣場,開設其廣州區域的第17家門店,這也意味著美東百貨在苦撐一年多后不得不選擇“黯然退場”。 值得注意的是,廣百股份此次是與建和商業廣場業主方外海集團簽訂物業租賃合同,并非外界傳言的“廣百出手收購美東百貨”。而就在今天下午,美東百貨董事總經理謝仕平發微博稱,“美東百貨不停業轉由廣百經營,這種放棄,無奈中也算是不錯的結局。”
美東百貨
美東百貨“命運多舛” 雖然頭頂著“廣州首家日式時尚百貨”的光環,美東百貨的發展之路卻一直不太順利。 記者多方調查獲悉,美東百貨原由廣州世品國際商業管理公司與浙江東洲集團合資組建,但隨著東洲集團出現資金問題,公司董事長何煒東舉家逃往新西蘭后,美東百貨項目因此擱淺。隨后,東洲集團將“建和商業大廈”轉手杭州外海集團,后者涉足房地產、旅游、傳媒、教育等板塊,前身是國有企業杭州外海商貿有限公司。最終,美東百貨由廣州世品國際和杭州外海集團合資7億元組建重新投入運作,于2011年4月29日正式開業。 然而,盡管長期進行大力度的折扣促銷,還引入廣百電器、吉之島超市、星巴克、許留山、屈臣氏等多種功能配套,開業后的美東百貨處境依然“窘迫”。之后國內整體經濟環境下滑,讓原本就身處培育期的美東百貨更加雪上加霜,人氣一直得不到提升,場內經營難見起色。 “剔除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因素,美東百貨此次‘敗走麥城’主要原因是自身定位錯誤。” 廣州雅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國堅認為,農林下路商圈的消費主流則偏向成熟,而美東百貨主打日式時尚,瞄準的目標客戶是時尚但消費力稍弱的年輕人,自然難以與一街之隔的王府井百貨抗衡。 “此外,在農林下路商圈扎根十多年的王府井百貨對旗下品牌下達了排他性限制,消費者對美東百貨的新晉品牌不買帳,這也讓美東百貨舉步維艱。”一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
廣百集團董事長荀振英致辭
廣百百貨直接進駐 不愿繼續為美東百貨輸血,權衡之下,身為業主方的杭州外海集團最終引進了實力更為雄厚的廣百百貨。 根據廣百股份在8月16日發布的《廣州市廣百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控股子公司簽訂租賃合同的公告》顯示,廣州市廣百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廣州市越東廣百商貿有限公司以5470萬人民幣的價格,租賃建和商業廣場負一至九層物業,面積合計約為 3.6萬平方米,租賃期限為十五年。 “8月23日,廣百百貨直接進駐建和商業廣場,預計10月中旬正式啟用廣百百貨的名稱。過渡期間,美東百貨不關閉,照常營業,場內原有的餐飲和超市也將繼續經營。” 廣百集團董事長荀振英表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美東百貨原有的一線員工(包括保安和物業管理人員)將由廣百百貨接收,而美東中層以上的管理人員可按自己的意愿與廣百接洽,或自謀出路。 而談及美東百貨場內300多位品牌商的去留問題,廣百股份總經理黃永志表示,會逐一與他們談判,逐步進行調整。
簽約儀式
廣百與王府井正面對撼 廣百此時逆市擴張,正面對撼王府井,將會給農林下路商圈帶來哪些新氣象? “廣百跟王府井百貨肯定有不同內在的錯位元素, 希望對整個商圈的厚度有促進,把整個區域的消費激活。” 廣百股份CEO黃永志向記者介紹:“廣百百貨東山項目將以中高檔精品百貨為經營定位,品牌更豐富,在原來星巴克、許留山、超市、屈臣氏、蘇豪發廊等配套設施基礎上,加入多種生活增值元素。” 廣百股份總經理黃永志認為,傳統百貨的吸客能力逐漸減弱,因此功能的配套和服務內涵的增加才能確保經營能力的拉升。“廣百目前正嘗試對一些商場調整,把非百貨元素擴充。比如在商場內增加一些兒童益智的活動,兒童繪畫、兒童理發,烹飪的交流、美容、化妝藝術與百貨公司結合。使得整個商場的互動加大, 配套服務增加,提升消費者體驗。” 廣東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也表示,廣百百貨在廣州江南西、北京路等知名商圈均有補碘,此次進駐農林下路商圈,填補其縱面發展的空白,百貨零售龍頭地位進一步凸現。而且,在同一商圈內,王府井和廣百百貨之間積極良性的互動競爭,也能夠為周邊居民帶來更多的實惠,有望整體提升農林下路商圈的消費層次。 廣百集團董事長荀振英同時指出,百貨行業競爭的是未來的市場份額,百貨網點具有稀缺性,在經濟低迷的此時,對于大型連鎖企業的發展也許正是好時機。廣百股份將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進行并購及資本運作,爭取到2015年,公司邁入中國百貨商業30強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