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過完春節長假,2月12日就在昨天,商業地產圈又爆出來一個大新聞:
蘇寧易購董事長張近東在新春團拜會上宣布,蘇寧易購正式收購萬達百貨有限公司下屬全部37家百貨門店。
在收購達成后,萬達集團將為蘇寧提供線下資源,而蘇寧將對萬達百貨進行數字化等供應鏈方面的改造。
事實上這不是蘇寧跟萬達的第一次合作
2017年12月
早在2017年12月19日的時候,王健林在蘇寧戰略發布會上曾透露,2018年開始萬達將和蘇寧進行深度合作,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更多的門店的合作;第二方面就是萬達為蘇寧定制商業中心,萬達把蘇寧做一個核心店,圍繞著蘇寧來做其他的配套,吃喝玩樂等等,2018年也將開展規模化的定制的。
話音剛落,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馬上宣布大戰略:“計劃未來三年將蘇寧互聯網門店拓展到2萬家左右、面積達到2000多萬平方,其中,2018年新開店數量將達到5000家。”
張老板的心慌著急透著屏幕都是感受的到,畢竟眼瞅著這兩年京東系、騰訊系、阿里系都在瘋狂的搶占瓜分線下資源。
像大潤發、永輝這種曾經的重線下的傳統品牌都成了互聯網巨頭的香饃饃。所以從那時候起,蘇寧對線下門店的渴望,就已經毫不掩飾了。
2018年2月
果然這次的豪言壯語,很快的就落了地。
騰訊控股作為主發起方、聯合蘇寧云商、融創中國和京東340億元入股萬達商業,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其中蘇寧云商計劃出資95億元人民幣或者等值港幣購買萬達商業約3.91%股份。
2019年2月
再回到剛剛,也是在2月份,又傳出消息蘇寧易購以全資的方式收購萬達百貨。
看來,每年的2月對于萬達而言都是一個戰略大挑戰的時間點。我們簡單的來縷一下:
外面很多不良媒體宣傳說什么萬達又把自己的支柱業務給甩賣了,顯然這是對基本概念的混淆。
那么萬達百貨算是萬達集團的支柱業務嗎?
當然不是。相反在我看來,這是在連續出售酒店、文旅、海外地產、物管等資產后,萬達甩掉的又一塊“包袱”。
萬達百貨從2007年成立至今,在整個集團蒸蒸日上的鼎盛之期,都一直面臨著多個門店虧損的境地。事實上,早在2015年,萬達百貨就關掉了全國約90家百貨門店中的46家,僅保留盈利門店。
到了2017年后,萬達更是將商業地產研究院、資產管理部劃轉至商管集團,代管萬達百貨。至此,萬達百貨成為商管集團旗下的業務板塊。在2017年和2018年的萬達集團年會上,不再單獨公布萬達百貨的業績。
對于這兩年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堅定的選擇了走輕資產轉型之路的萬達來說,或許這個“包袱”甩的還晚了一些。
而對于蘇寧來說,萬達百貨在全國的37家門店大都位于一、二線城市的CBD或市中心區域,會員數量超400萬人;而萬達廣場年總客流量接近32億人次。這對于蘇寧易購來言,更穩定的流量和更豐富的場景,對它打通線上線下有著關鍵的戰略意義。
萬達這兩年到底賣了什么?還剩下些什么?
在2019年1月13日王健林對外發布的“萬達集團2018年工作總結”,明確的強調了今年要剝離所有房產業,成為商業管理運營企業。
這意味著萬達這次是要把輕資產這件事情一路走到黑了,繼續開啟賣賣賣模式。
那么萬達在不斷的甩賣“包袱”資產之后,現如今到底還保留了些什么?打開大連萬達集團的首頁,我們可以看到這樣清晰的界面劃分:
目前萬達的商業版圖里,只保留了4個板塊,商管集團、文化集團、地產集團、金融集團。從排序上來看,文化集團早已替代了地產集團排在了前面。
萬達集團在2018年工作總結中,萬達商管集團收入376.5億元,完成計劃101%,同比增長25.9%,占全集團年度收入的2142.8億元的17.6%。文化集團收入692.4億元,占比最高。
而在整個萬達集團的收入結構中,上文中提到的萬達百貨占比較少,近年來占比不足5%,所以我個人認為本次收購對整個萬達集團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萬達留下的這些“輕資產”到底賺錢了嗎?
答案似乎還算令人滿意。
傳統優勢板塊商管板塊在2018年年底,全國累計開業的萬達廣場將增至285家。目前萬達的租金收入每年大概以30%的增速在增長。今年萬達的租金收入估計將突破300億。服務業收入占比提高,輕資產戰略見到效果。
整個全年四個集團公司全部完成既定目標。包括影視、體育、寶貝王在內的文化產業成為最大收入。
而大家普遍關心的負債率的問題,這里可以告訴大家,萬達的企業負債現如今大幅下降。據網 傳的萬達商業近兩年財務報告顯示:萬達商管在15個月時間內減掉了2158億元負債,較2017年6月底總債務減少了約三分之一。
可以說萬達是這兩年地產圈里走的最極端的一家公司。一些龍頭企業也在嘗試轉型,并沒有一家向萬達如此徹底。但起碼這兩年的減負行為,讓萬達的資本之路看起來了燃起了新的希望。
萬達體育和傳奇影業的資本運作,萬達廣場資產證券化運作之路,不知道是否會為這位曾經的老大哥帶來重生。
短短幾年間,行業龍頭們之間發生了如何大的變化易位,不免不禁讓人唏噓:萬達已不是當初那個重資產的萬達,老王也不是那個把一億當小目標的老王了。
而這其中的對于錯、利與弊、得與失,誰又說得清呢?
相信只有王健林自己才知道。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