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家樂福終于賣身了!”
傳了5年之久的“賣掉家樂福的”傳聞,就在近日已成真了,但最終拿下家樂福的不是被業內看好的馬云而是馬化騰!
1月23日,法國零售商家樂福(Carrefour)宣布,騰訊與永輝將對家樂福中國進行潛在投資,且家樂福與騰訊已達成在華戰略合作協議。
近五年來,家樂福業績持續下滑,門店關閉潮不斷,與加盟商糾紛不斷。此次騰訊出手,奄奄一息的家樂福總算迎來救星。
此前,已經先后有沃爾瑪牽手京東、阿里巴巴入股歐尚、騰訊投資永輝超市,此次家樂福牽手騰訊和永輝,也成為了互聯網巨頭線下零售布局矩陣中的一員。所有的戰爭,到最后都是騰訊、阿里的主場。
01 家樂福終于賣身了 “家樂福終于賣身了!”這次市場的反應出奇一致。
據家樂福公告,與騰訊、永輝超市的合作,潛在的投資將利用家樂福的全球零售知識,騰訊的技術優勢和永輝的業務知識,特別其是對生鮮產品的深入了解。
心猿意馬5年,低不成高不就的大齡剩女家樂福,終于有著落了。而騰訊的流量,永輝超市的生鮮市場,或將為她換來一條生路。
所有人都說:“阿里巴巴是最有實力的金龜婿,加上大潤發,阿里實體零售陣營就有六百多家大賣場了。阿里幫你做好互聯網升級業務,絕對甩開沃爾瑪。”
然而,大齡剩女拋了個繡球,在阿里的頭上轉兩圈,轉到了永輝超市這個小鮮肉的頭上。家樂福看中的當然不是永輝,是騰訊。這招是在唯品會身上學到的。唯品會與京東眉來眼去了一年多,明里暗里懟阿里,可就是不合作。等不及的劉強東拉上馬化騰做后盾,唯品會羞答答地就加入了飯局,那張署名為“反阿里聯盟”的圖傳到了家樂福的眼睛里。
2015年4月,家樂福就已于騰訊展開初步合作,在其中國分公司旗下店鋪全面普及移動支付技術。這次簡單的合作成了家樂福擁抱騰訊的理由。
這一次,騰訊將進一步在家樂福生態系統中推廣微信、微信支付、云計算等其他服務,并在自身社交平臺上發展配套的零售服務。
源源不斷的都是線上流量啊!但是阿里不一樣。阿里已經收購了大潤發367家大賣場門店,第一批天貓網紅商品,也陸續入駐大潤發華東167家門店。門店數量上來說,269家門店資產的家樂福被甩開100家;時間上來說,大潤發已經捷足先登,開始利用阿里的資源了。
“如果你給我的,和你給別人的是一樣的,甚至更少,那我就不要了。”家樂福轉身投向了騰訊。
02 早晚要賣掉的家樂福 家樂福中國想賣,可能是中國零售業多年來的公開秘密。1995年是家樂福成立的第36年,這一年,中國大陸的第一家家樂福正式開業。23年的時間里,家樂福不是沒有輝煌過:
短短幾年時間,就在上海、北京、江蘇、廣東,以及四川、云南等地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2006年,家樂福在中國門店數就突破100家,而且每到一處,都相當火爆。
這一時期的家樂福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學習家樂福模式,挖角家樂福人才是中國本土零售行業的企業家們樂此不疲的事情。
當時的中國本土零售行業還在新生發展期,像家樂福這樣已經成熟的零上賣場在中國基本是躺贏的狀態。廣闊的熱土,長期領先的狀態,讓家樂福感到非常舒適,漸漸地也不在熱衷于與改變和優化了。
一直順風順水家樂福在2008年北京奧運的時候,第一次遭到了重大的打擊。當時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圣火傳遞在法國巴黎遭遇了不公平待遇,中法關系一度墜入冰點。盡管官方一再聲明,家樂福是一家友好中國企業,但家樂福中國還是因為這場風波而陷入漩渦。
然而這僅僅是個開端,此后的家樂福就和多米諾骨牌一樣,一直在倒退。
2009年,家樂福中國在華大賣場領導者地位,被來自曾經以其為師的大潤發超過。很快,家樂福在華門店數,也被長達半世紀的最大競爭對手沃爾瑪超過。
此后的每一年,家樂福中國的業績和利潤都在倒退,每年以超過10%左右的幅度下跌。直到去年,這個狀況依然沒有絲毫好轉的跡象。
泥潭深陷的家樂福中國要賣掉,這只是早晚的事情。
03 家樂福為什么要賣 為了自救,家樂福不是沒有掙扎求生過,但都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首先,是在和電商的反擊戰中失利。 2013年,家樂福中國建立了電商“家樂福網上商城”,聚焦送貨上門,因為他們認為,業績下滑不過是因為現在的消費者太懶了,只要能送貨上門,憑借家樂福多年的口碑勢能,勝利可期。
并且,家樂福送貨實在太慢了,北京地區最快能次日送達,上海極少數區域能夠享受3小時急速送達服務。而且,用戶需購買129元才享受包郵,這與88元包郵的天貓超市和99元包郵的京東超市相比,時間價格都已經輸了。
其次,鏈接外賣平臺的杯水車薪。 在大眾點評、美團、百度外賣炮火連天的時候,其中也可以見到家樂福的身影。但比起其他大佬,家樂福的身影顯得格外瘦小,這些平臺雖然可以每天為門店帶來幾百的訂單,但這對于年營業額上億的大賣場只是杯水車薪、聊勝于無。
再者,家樂福也曾試圖搶過便利店的飯碗。 2015年的時候,家樂福首先在上海推出 “Easy家樂福”便利店,用自己大賣場的地價成本優勢,搶占社區便利店生意。然而,從開出首家店到現在,“家樂福 Easy” 只有30家店。
甚至,家樂福還試圖調整自己的業態比。從2017年開始,凡是所有新開的門店,全部縮小自營賣場,同時擴大體驗性業態占比,想要留住客戶。這個方案去年實行了一年,依然沒能阻止家樂福中國的頹勢。
自身的突圍沒有成功,新晉的競爭對手卻越來越強大。 曾經的小弟大潤發起來了,電商的沖擊更是強勁。去年,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全天交易額達1682億元,這是家樂福全球市場幾乎一個月的銷售額。
此外,家樂福的品牌大打折扣。員工消極怠工、產品價格偏高、與供應商關系僵化、供貨不足……這些不可能在全球知名供應商身上出現的負面,家樂福全有了。
最后,心力交瘁的法國總部,只好收縮海外業務,聚焦歐洲本土市場。 面臨同樣困境的是家樂福的老對手沃爾瑪,他們在中國的命運幾乎是一個模板復刻出來的。
04 電商巨頭強勢入局,實體零售加速站隊 2017年,中國零售行業多次發生線上線下的合作,先后有沃爾瑪牽手京東,騰訊投資永輝超市,阿里巴巴先后入股聯華世紀、大潤發。
有業內人士說,這次家樂福牽手騰訊和永輝之后,中國零售市場將形成由“騰訊+京東+永輝+家樂福+沃爾瑪”與“阿里+蘇寧+大潤發+聯華世紀”兩大集團對抗的局面。
早在2016年10月,阿里就提出了“新零售”概念,其核心意義在于無縫對接線上線下,技術改造流通渠道效率和體驗。
如今,阿里新零售帝國已集聚了銀泰商業、聯華超市、蘇寧云商、三江購物、新華都、高鑫零售等實體商業,并擁有百聯股份等戰略合作方,以及盒馬鮮生、無人店等創新業態。同時,據外媒稱,阿里還將領投印度網絡超市BigBasket的2.8億美元融資,加強海外擴張。 京東則在2015年股權合作永輝之后,2017年又與全球商超巨頭沃爾瑪攜手,共同開拓中國內地商超市場。此外,京東還在線下大面積開店京東之家、京東幫等。
而騰訊入股永輝超市的傳聞被正式確認,永輝超市12月12日披露,林芝騰訊擬協議受讓公司5%股份,騰訊還擬對公司控股子公司永輝云創進行增資取得15%的股權。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在新零售領域鋒芒最盛的阿里已推出“盒馬鮮生”,永輝的新業態“超級物種”與其完全對標,至此,隨著騰訊入局永輝、家樂福,成為騰訊在新零售領域最直接的布局,或將直接與阿里對抗,搶占線下的流量、支付和數據入口,這也就意味著騰訊或將加強技術輸出力度,推動與線下實體的深度融合。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