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客流現狀 ——中老年人漸成商場主力軍 如今的商場與餐飲已經相依為命,有客流則生,沒客流則死。那客流都去哪兒了? 從空間上看,商場增多,客流被稀釋。總共就那么多人,商場卻越開越多,能不分流嗎? 從時間上看,年輕人工作日沒空去商場,餐廳面臨著“服務員比客人多的窘境”;另一方面,學生也是一大群體,寒暑假時商場人流會多很多,一旦開學,人氣驟降。 老齡化趨勢嚴重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據某商場市場部管理人員透漏,現在工作日逛商場的,五成以上的客群都是中老年人!
國家衛計委預測,到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2.55億左右,約占總人口的17.8%,且隨著時間推移規模將持續擴大。 中老年客群占比增多 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歐陽捷也認為,除了年輕人和兒童,老年人是商場的第三人流發動機。
一是中老年人休閑時間多,二是老齡化人口激增。中老年人逐漸成為商場工作日的主流人群,或許也正是商場餐飲人的機會。 未來已來 ——餐飲人該如何應對? 1、選商場要慎重 ①看商場內部運營管理 不僅是商場挑商家,商家也要挑選商場,內部管理運營很重要。有的商場因為招商壓力,只想著把店鋪填滿,不考慮店鋪配比。試想一下,假如一個商場里有兩家甚至三家賣湘菜的,難免形成惡性競爭的局面。 被戲稱“南宋御街”的上海長寧龍之夢,幾家餐廳的風格極其相似,都是桂滿隴式的意境風,假如你的餐廳也是如此風格,那就不用考慮了,再進去只是徒增煩惱。 不一樣的品牌,似曾相識的意境
②弱化地理位置限制 現在商場密度很大,商場與商場間的距離并沒有拉開,消費者除非有特定的需求,否則也不會放著就近三公里的商場不逛而選擇一個十公里的。
另一方面,各種交通工具的普及也對地理位置降低了要求。過去商場距離較遠,交通工具有限,逛商場依賴汽車等較大型的交通工具。
現在商場多了,共享自行車、電動車得到普及,去商場越來越便利,甚至“出門就是商場”,這就弱化了餐廳對商場地理位置的要求。 便利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商場在選址時本身就會優先考慮交通便利的地方,只要商場的配套設施跟得上,就不怕沒人來。比如停車場、共享單車停放、新能源汽車供電等,餐廳選擇商場就可以放寬對地理位置的要求。
2、模糊年齡概念 現在的餐飲一直在做細分,品類一再細分,產品線也在不斷細分,這樣細分下來,受眾人群已經大幅度縮水。除此之外,餐廳的整體風格與品牌調性也在細分目標人群,大多數品牌都把目標鎖定在年輕消費群體。 各年齡段餐飲消費比重統計
雖然74%的餐飲消費由20-34歲的年輕消費者貢獻,但現如今老齡化的加重與中老年消費人群的遞增,他們儼然成為不可忽視的群體。既然年輕人的市場競爭過于激烈,何不弱化對人群的細分?不再強調年齡概念,不拋棄任何年齡群。
餐廳可采取分時段的經營策略,比如廣州一家茶點采用分時段的營銷模式,人群不做細分,3~80歲的人都可以吃,不僅從早到晚一直爆滿,而且成為家庭聚餐的首選。 更加適合家庭聚餐
中國消費者健康指數的下跌,讓人們意識到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尤其是中老年市場,主打健康的餐廳更易被這部分人群接受。
如今的年輕人會做飯的越來越少,尤其是家庭聚餐更愿意去外面吃,既有老又有小,餐廳的可選范圍大大縮小,而模糊化年齡概念之后,目標人群更廣泛。
狗頭說: 社會在變化,商場競爭激烈,餐飲也在所難免。你難做別人也難做,但依然有人能在競爭中找到機會,走適合自己的路線。 當品牌紅利下跌,人口紅利客群突變,品牌也要做些調整來適應新商場格局。 |
原標題:2018年商場餐飲或遭劫難,中老年人群將成救命稻草 / 編輯:烙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