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紛爭背后的利益關系
新人、老人、管培生、“小天總”等在京東形成了好幾股力量,這些力量并沒有擰成一股繩,而是削弱了整個集團的戰斗力。
京東曾經在兩個時間段大規模引入職業經理人。
一個是創業初期,京東處于亟待高速發展的黎明前夜,業務遠遠跑在組織建設前面。這一階段京東對于人才的定義,很大程度上側重實干的業務能力。這一時期入職京東的有徐雷、王笑松、陳生強、肖軍等人。他們這批人也被稱為京東的“老人”。
另一個是上市前期。在這個階段,專業能力強的職業經理人成為京東的首選。這個時候加入的職業經理人包括,曾經擔任京東商城CEO的沈皓瑜、首席公共事務官藍燁、首席人力資源官隆雨、首席財務官黃宣德、首席技術官張晨等。這批人被稱為“新人”。
過去多年,劉強東一直要搭建的管理結構是:老人負責業務部門,如電商、物流等;而新人則負責關系整個集團安全的職能部門,如財務、技術等;與此同時,在京東內部,每年則精選100名左右管培生作為后續力量的補充。
這樣的組織架構,帶領京東完成上市,并曾經沖擊700多億美元的市值。但高速發展的同時,這三股力量陷入了某種別扭的失衡中。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2015年3月原雅虎全球副總裁、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創始人兼總裁張晨加入京東,職位是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負責京東商城技術研發體系工作。8個月之后,張晨被提拔為集團CTO。自此,京東空缺了3年的集團CTO這一職位終于被填補。
張晨上任后,大刀闊斧改革,把技術部門從業務部門剝離出來,成為一個單獨的技術大體系。它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核心技術研發團隊,包括云、大數據、AI等技術團隊,二是應用技術研發團隊,主要服務于商城業務,兩大團隊直接從屬于CTO大系統。
通過此次架構調整,京東的技術部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獨立性,除了服務于商城業務的應用研發團隊,包括云、大數據、AI業務的技術研發團隊第一次開始了自主的技術研發,京東也期待著張晨的加入一改過去“技術不太行”的形象。
但后來的情況是,京東物流、京東金融紛紛獨立成子公司,有專門的技術負責人向其CEO匯報。而AI、云、大數據等業務也相繼獨立,其負責人紛紛向劉強東本人匯報。
這直接導致CTO張晨手里基本沒有實權,“后來張晨只有企業IT、信息安全、智能音箱這三小塊東西,一塊核心業務都沒有”。這樣來看,張晨的出局成為了必然。
張晨為什么會被架空?“整個京東當時最大的技術KPI是618,就是要如何打造一個電商技術體系。”熟悉京東情況的行業人士黎浩天告訴燃財經。問題的關鍵在于,京東所有的業務都需要建立在電商體系上,而當時京東商城負責618技術總指揮的是于2010年加入京東的馬松,除此之外,馬松還負責數據和技術支持。
但張晨很少從馬松那里得到支持,“反正就是張晨要做什么業務,馬松不給派人”,“馬松和張晨相互排擠。”一位京東前高管表示。
馬松的不支持或許還有另一個層面的原因。“劉強東在內部如果沒有百分之百支持這個事情,沒有說到all in,那么這個事情在京東內部就變成一個孵化,就得不到足夠的資源,得不到資源,就做不好,這樣就成了惡性循環。”黎浩天告訴燃財經。
最后的結果是,張晨離開之前,“只有一些大會他會用CTO的身份去‘忽悠’一下”。
像張晨這樣的職業經理人來到京東,基本上都是直接上崗。“阿里則需要職業經理人先到CXO底下做兩年助理,然后再去落實到企業業務模塊。”顯然,當時的京東并沒有機會采取這種穩妥的方式。
結果是一些職業經理人對業務并不是很了解,又無法在短期內融入京東的文化,他們和京東的“老人”形成了較大的沖突。一位加入京東多年的員工直言,“Dennis(據悉,Dennis為京東AI與數據研發負責人)也該走,他無法融入京東的文化,618/雙11在技術總控室里面,都沒有人跟他說話”。
另外一方面,在京東內部素來有管培生的文化。早期,管培生可以直接寫信給劉強東本人匯報,“還可以參加年會,一般京東的年會只有總監以上級別的員工才可以參加,入職多年的老員工都不行”。現在,“管培生是有微信群可以直達老劉的”。
管培生的存在讓職業經理人覺得反感。這些管培生到京東的各個部門輪崗,由職業經理人來帶,但他們卻并沒有開除管培生的權利。一些職業經理人覺得管培生成了“老劉監督的工具”。“大家都明白管培生是可以通天的,跟他說話要很小心,要不然就被老劉知道了。”林一告訴燃財經。一些職業經理人看不起管培生。“一個只在京東體系待過的人,他的技能怎么可能是完整的呢?”
除此之外,京東內部還有兩個特殊的存在。
一個是宿遷幫。京東內部雖然沒有多少宿遷人,即便有,“很多宿遷幫都是客服等很基層的崗位”。但京東的業務卻可以給宿遷幫做。
2014年前后,京東想要建一座新的總部大樓,據一位接近京東核心管理層的人士回憶,當時劉強東三令五申一定要用最好的材料,“他是真心想辦好整個事情”。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因為一些錯綜復雜的關系,執行卻并不到位。傳言,這座大樓的修建曾有宿遷幫參與。
類似這樣的事情,在京東內部卻甚少有人討論,“因為管到最后都是老劉家的人”。
另一個是章澤天。“倆人還沒有結婚的時候,她就來參加公司高管的會議。”接近京東核心管理層的方成表示。原因是,劉強東想要培養她。
章澤天加入京東后,參與了一系列跟時尚有關的投資,“她的出發點肯定是好的”。即便章澤天的判斷有誤,“也沒有人敢反駁她”。“公司內部,員工都叫她‘小天總’。”厲志表示。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2017年,時任京東智能總裁的王振輝(現為京東物流CEO)建立了JD智能奶茶館,雖然京東多次聲明奶茶館和章澤天沒有關系,但后來王振輝成了京東物流CEO。
復雜的利益關系和多種力量角逐下,讓京東沒有人敢說真話,而這些力量各自站隊,削弱了整個集團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