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在珠三角的二、三級城市,商業地產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適者生存是不變的真理,所以占領制高點才能有制勝的機會。”有著14年商業地產從業經歷的黃河興,從天河城到吉之島,直至現在擔任南海·新都會項目的總經理,正是看中了該項目占有的“天時、地利、人和”,黃河興才在這里濃墨寫就自己另一段職業生涯履歷。
南海·新都會總經理黃河興
占領制高點搶占先機 南海·新都會項目并非投資者一時的頭腦發熱,其投資方廣東信盈投資有限公司花了三年時間,對該項目進行調研、籌建。光是新都會的地塊拆遷工程,就涉及到政府辦公樓、私人樓宇、廠房等近7萬平方米,可見工程之巨大,難度也可想而知。但正是看中了該位置的黃金價值,也使得投資者舍下血本。 據相關數據顯示,2004年佛山戶籍人口達350萬,GDP達1653.7億元,僅次于廣州、深圳排名廣東省第三;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42億元,同樣在廣州、深圳之后名列全省第三,同比增長率僅次于東莞排在第二。新的行政區劃調整后,將原黃岐、鹽步、大瀝三鎮合并成為新大瀝鎮,使新大瀝成為總人口超60萬,GDP超百億的中國鋁材第一鎮和中國內衣第一鎮,成為了大佛山中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鎮區之一,也是全國20強鎮之一。
“在中國,一般而言需要有30萬的基礎人口,才足以支撐一個區域性購物中心。但在大瀝只需要20萬。”大瀝居民消費的客單價很高,而大瀝一直缺乏大型、綜合的購物場所,黃河興對南海·新都會的前景自然是信心十足。 不是消費水平,對于商業地產項目來說,所處的位置仍然是重中之重,而這點往往會成為制勝的關鍵點。南海·新都會位于廣佛黃金走廊核心地段、大瀝鎮中心、工業大道、325和321國道交匯點,周邊人口約30多萬人,有效商圈人口為66.7萬人,居民購買力強。交通四通八達,佛山一環開通后,規劃中橫跨325國道的地下隧道將直接與該項目負一層相通,所處地段一直以來都是商家的必爭之地。“搶占制高點才能有制勝的機會。”
商業改變生活 “大瀝本身就是傳統的經商之地。”年存款150多億元,年稅收7億多元,幾十萬人口這么大的市場,大瀝的居民卻要到佛山、廣州去消費,南海·新都會瞄準的自然是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在定位、規劃方面將成為引領大瀝消費的先行者,培育居民就近消費、入室消費的習慣,改變大瀝居民的生活。 黃河興表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知名房地產商落戶大瀝,如合生創展、萬科、碧桂園等,大瀝GDP和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南海·新都會應運而生。作為大瀝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新都會屬于箱型mall,而這種類型的購物中心集客力強,動線好,人流共享程度高,適合亞洲特別是中國的國情。 除此之外,整個項目的規劃設計、地理位置、所處商圈的消費水平、地區城市化進程、商家組合、城市人流導向、交通等等,都是影響購物中心發展的因素,這就要求購物中心的硬件設施要很好,而一批來自于廣州各個零售領域的資深專業人士,更是為南海·新都會經營管理提供了保證。 將壓力化為動力 雖然已經有了14年從事商業地產的經驗,但是操盤一個區域性的購物中心,這對黃河興來說還是“大姑娘花轎”頭一回,是挑戰更是機遇:“責任更大,壓力也更大。”1993年就加入天河城集團業務發展部的黃河興,在中國商業地產還未成形之時,就已經開始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在中國目前為止最成功的購物中心里一呆就是7年。 2000年,黃河興來到了原廣東吉之島天貿百貨有限公司(現廣東吉之島天河城百貨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工作,依然沒有離開商業地產這個范疇。2005年成為南海·新都會總經理,全面負責該項目的工作。黃河興非常清楚,商業地產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從前期的規劃設計、推廣、招商,再到后期的經營管理,環環緊扣,哪個環節都不能出錯,這就對經營管理團隊的綜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黃河興坦言,比起在中心城市,在二三線城市建造購物中心自然難度不小,市場的培育期相對要更長一些,對消費者習慣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但是如果以合適的體量,合適的定位進行前期規劃,以超前、高效的理念進行管理,相信南海·新都會在制高點上將會獲得更好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