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第一商業網攜手新浪樂居、聯合廣州連鎖經營協會舉辦“商業智匯”第五場主題沙龍:“華南第一商圈調整擴容 升級蛻變正當時”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天河路商圈開建空中連廊難度何在、戶外廣告管理應不應該一刀切、天河路商會成立將帶來怎樣的影響——種種話題引來華南媒體高度關注,并給予大篇幅的報道。
“在短短2.8公里的天河路上,商業面積已突破150萬平方米,天河商圈的發展也確實到了政府出手調控的時候了。”日前,天河路上多個商場的相關負責人在一場商業智匯沙龍中均表示,希望政府積極引導,使商圈更加健康地發展。據了解,今年初,廣州市經貿委相關負責人就曾透露,欲以天河路上多個大型購物中心為重要節點,打造“空中連廊”,打通一條商業“黃金大道”。自此,這便成為業界談論的焦點。不過,對于眼下打造“空中連廊”等規劃,業內仍或多或少存在著憂慮。
憂慮一:造價高誰埋單?
地下通道似乎是最完美的一種方案,不會破壞天河商圈的整體氛圍,又能“默默地”解決人流問題。不過商家卻認為,操作成本不低。廣州正佳企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李穗生透露,天河城與正佳廣場也曾想要開辟地下通道,但卻打不通,“由于當初并無此規劃,因此地下有太多的管線,要打通通道就得挖得很深,這樣做成本很高。”
代表頤高數碼的廣州怡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經理鄧寧認為,如果建造像珠江新城的空中連廊,難度也很大。因為兩個成熟的商場要開辟連廊改造規模比較大,投資額自然不是小數。而這筆投資費用由誰出,收益和分配又如何來進行,具體落實不簡單。
憂慮二:成熟商業客群將被分流
事實上,建造連廊涉及的還有客群流動的問題。“一個成熟的商業體已經積累了一定的人流量,如果構建連廊,就意味著要與新建商業體分享人流。”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坦言。事實上,如果建設大型天橋式連廊,即把整個天河路都蓋過去,在實際操作上,除了需要設置很多出入口,以滿足天河路上不同的商業體,此外,還牽涉到人流分配。
憂慮三:商圈氛圍將受影響
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更表示,他并不支持建設連廊。“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商業區都沒有設置連廊的,除了香港的中環,這也是因為他們的地理環境較小所致的。而且連廊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商業氛圍,會讓環境壓抑顯得不暢通。”
王先慶向記者坦言,天河商圈的硬件已足夠好了,目前面對的只是軟件上如何疏通的問題。
初衷
欲解天河路阻塞之困
逢節必塞,已成為天河商圈的最大癥結。該商圈目前平時人流量已高達150萬人次,每逢節假日更甚。為有效疏導,此前廣州市經貿委透露,將重點打造天河路時尚商業的“黃金大道”,讓市民可從天河城一路暢通無阻地逛到崗頂。據悉,目前主要有三種方案:一是空中連廊;二是地下通道;三是大型天橋式連廊,即覆蓋整個天河路。
建議
節假日變步行街
摩登百貨董事長周強建議,在交通方面不妨參考東京銀座,在周六日等節假日,將天河商圈變成步行街,而連廊的打造則可借鑒香港的人行天橋。
原文鏈接: http://epaper.xkb.com.cn/view.php?id=772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