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世博會將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上海這座金融帝都。在世博園內林林總總二百余個展館中,由中國16家民企聯合打造的民企館也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而就在這座主題被定義為“無限活力”,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專門為中國民企設立的展館中,16家參展企業都被認為“來頭不小”。復星集團、阿里巴巴、華誼兄弟……這些各行各業的領袖級企業在世博舞臺上紛紛亮出自己。而作為中國家居行業入駐世博的唯一參展商——紅星美凱龍,也以其融匯了中國文化、生態環保及眾多藝術元素的展示給人們帶來了精神上的震撼。 紅星美凱龍此次參展世博的主題理念為“天地人和”。在世博館內,紅星美凱龍著力打造了世博藝術生活空間,同時也在世博館外各大城市發起了一場聲勢頗浩大,同時也在家居行業內引發了很大反響的“世博巡展”活動,把一套“世博營銷拳”可謂打得有聲有色。而對于紅星美凱龍總裁車建新而言,世博會的意義卻已經遠遠超越了一個品牌塑造的平臺和渠道,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世博會承載的是車建新把紅星美凱龍作大作強,讓中國家居業早日走向世界的夢想。 車建新與世博的不解之緣車建新對于世博會的最初了解來源于法國埃菲爾鐵塔,因為埃菲爾鐵塔是法國世博會舉辦的標志性建筑。而他切身體會到世博會的魅力卻是在2005年愛知世博會。那時車建新帶領一個20多人的團隊慕名前往,并深深地被世博會的展出和民眾參與的熱情所打動。“世博會激發的是人們對于未來的想象力,凡是看過世博會的人都會變得聰明”,車建新說。正是借由愛知世博會激發的想象力和靈感,車建新回國后不久就決定邀請日本愛知世博會主會場的承辦商ADK公司,打造了如今位于紅星美凱龍上海真北店的“未來之家”體驗館。這家展現了人類2050年和2500年的未來人類家居生活的體驗館曾經一度轟動了上海,并且至今也被列為上海的觀光景點之一。 在上海取得了世博會的承辦權后,車建新也曾經一度躍躍欲試。“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而紅星美凱龍作為中國家居流通業的第一品牌的口號是‘家居讓生活更美好’,而家庭又是組成城市的細胞,我想如果本次世博會沒有紅星美凱龍的參與,那將是種缺憾。”車建新說。而恰逢復星集團正在召集中國一流民企打造民企聯合館,車建新沒有錯過這個機會,紅星美凱龍最終作為中國家居行業的代表,成為了民企館16家參展企業中的一員。 世博是一個圓夢的過程對于車建新而言,世博會是一個展示中國家居業發展成就的大好時機。他特別邀請了臺灣著名設計師邱德光,并根據其提出的“天地人和”的中國家居文化理念,打造了民企館內的藝術生活空間:VIP接待室。在世博館外,紅星美凱龍也在各大城市開展了世博巡展活動,并邀請了諸多社會名流共聚一堂,探討中國家居發展趨勢。而這一系列大動作的背后,蘊藏的是車建新之于做大做強紅星美凱龍,乃至讓中國家居業走向世界的夢想。 作為中國家居流通行業的領跑者,紅星美凱龍早在多年前就已跳出“賣家居”的傳統服務模式,更以當下的第八代商場模式站在家居流通商場的潮流前沿。敢于夢想和敢于實現夢想是車建新一貫的堅持和風格。如果說被愛知世博會所激發的是對于家居行業發展內涵的思考,并付諸于打造“未來之家”的實踐。那么此次參與世博,車建新更是把它當成了實現中國家居業走向世界的夢想的平臺。 除了參展世博,舉辦世博巡展,從自身挖掘和提升家居行業的內涵。車建新認為世博會也是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升家居行業發展水平,從而早日實現家居行業品牌國際化的契機。紅星美凱龍在1999年提出的企業愿景是到2020年建成200座連鎖家居品牌商場。而如今紅星美凱龍在全國的商場布局已經遍及各大城市,成為擁有66家家居商場的商業帝國。不僅如此,紅星美凱龍也以打造中華民族的世界商業品牌為己任,朝世界500強的目標邁進。而正是借世博的東風,紅星美凱龍離這一夢想更近了一步。 |
|
原標題: / 編輯: |
推薦 |
分析:她經濟盛行,實體商業如何贏得“ 盤點|2020年創造“流量神話”十大國際 清單:2021年全國擬開商業項目 銷售破1700萬 番禺奧園廣場8周年慶圓滿 祈福繽紛世界帶您探索星光奧秘,邂逅雙 蘋果扛不住了 面臨規模最大關店潮 |
熱點內容 | 更多 |
紅星美凱龍廣州首店開業 蘇州首家紅星美凱龍新區店開業 紅星美凱龍家居生活廣場10月落戶臺州 紅星美凱龍第八代商場布局沈陽 投資20 紅星美凱龍濟南建超級大店 家居巨頭齊 車建新談紅星美凱龍模式:不止是商業地 華平投資集團等將注資紅星美凱龍 或為 紅星美凱龍再獲26億PE資金 預計10年后 國內外資本聚勢紅星美凱龍 謀求多方共 紅星美凱龍車建新:世博開啟“圓夢”之 |
招商拓展 | >>發布 |
寧波寧海徐霞客廣場招商啟動中 上德中心:夢想的啟航地 時尚可玩的大 佛山三水高登匯廣場招商中 廣州市白云區新市幸福里購物廣場全面招 |
培訓信息 | 更多 |
金牌店長執行力方案班(Ⅱ階) 開店拓展師培訓班 金牌店長執行力落地班(Ⅰ階) 連鎖運營團隊建設與管理實戰班 |
|